优化学科作业

【所属模块: 校本研修 作者: 周倩 发布时间: 2023/12/11 10:04:31 点击数: 0】

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的书名是《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我分享的主题是优化学科作业:轻负担,多功能。

这本书主要结合了学校实践的研究,为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提供了这样的14种作业类型的理念、设计方法与实施建议。不仅有理念,而且有实践,有操作建议,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具有较强的实践借鉴意义。

那么今天我重点从这其中的三种作业类型出发,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来说一说。

第1类是单元类作业。单元类作业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执行和评价的所有作业的集合。在一下教学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这个单元时,我梳理了单元内容的目标,设计了单元作业。将单元情境转化为生活中为丢失的物品制作一个收纳箱。一开始对少量学习用品分类,学生知道了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进而尝试去将收纳箱内的学习用品进行数量的统计,完成统计表的填写,然后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收纳箱草图。课后也让孩子们尝试着去制作了这样的收纳箱。

再来看第2类体验式作业。体验式作业是引领儿童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与建构过程,切身感受学习内容的趣味与价值。在一下的时候我们学习了人民币,当时我就发布了一个这样的体验式作业“我的数学日记”,请爸爸妈妈在周末的时候,带着小朋友去体验了一次用人民币购物。然后在收到这些作品之后,我先让小朋友在全班面前开展了一次日记的分享。同时我将作品发在了班级圈中供家长们阅读。然后在随后的一次家长会上,再一次把它拿出来跟家长们做了分享,挑选了几张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分享后也让家长更有动力去完成下一次体验,完善体验的方式和方法。

最后说一说游戏式作业。游戏式作业是以游戏为载体统筹设计的作业类型。在书中我找到了这样的一个设计,名为“田忌赛马”。利用数位卡片进行比大小的游戏。我让孩子们跟爸爸妈妈进行这样的亲子游戏。我提供了4种玩法,孩子试着编一编不同的规则,玩一玩自己设计的游戏。

那么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与感悟主要是丰富的作业类型更加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注重作业与学生展示表现相结合。我们还需要关注跨学科作业。

以上就是我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



免责申明:
分享到 百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