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读书的收获与乐趣,我要分享的书籍是夏雪梅博士的《重新定义学习:项目化学习15例》。
一、为什么做项目式学习呢?
根据新课标,我们要推进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开展主题化、项目化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
在项目化活动任务过程中学生进行深度的认知加工,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去建构知识经验,转变和发展已有的认知方式,形成关键态度和情感价值观,从而整合形成稳定的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时代所需的创新型人才。相对于传统的授课模式,项目式学习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什么是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由20世纪的“设计教学法”演变发展而来。北师大学者杨明全副教授将其定义为: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建构性的教与学方式。
三、音乐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是怎样的?
音乐学科的项目式学习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追求,运用整体性、系统性、专家型思维,立足大情境,设计大任务。为了更好地整合与运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发出:
1.统观内容,寻找关联,明确主题。教学中应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且细致地分析与解读,努力寻找它们的共性以及反映大单元主题的关联。例如重组单元“唱响行进中的红色主旋律”的四个作品分别来自于人音版三下《祖国祖国我们爱你》、二下《共产儿童团歌》、四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阳光牵着我的手》,且非常契合课标中“感受和理解我国身后的文化底蕴和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表述。
2.厘清结构,设计课型,制定目标。从整体上厘清和把握大单元教学的结构,围绕大单元主题和多个教学内容,设计不同课型,制定单元目标,进行合理布局。“唱响行进中的红色主旋律”的四个作品的先后顺序是《祖国祖国我们爱你》(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共产儿童团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阳光牵着我的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3.以学定教,评价导向,组织活动。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合理运用单元评价,充分发挥其多功能,进而设计和优化单元教学的活动,为课堂增效。
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三课《我们的朋友》,设定了单元评价目标,根据目标,进而安排了以“鸟”为主要题材的四首音乐作品。本课灵活运用了“鸟”这个动物形象,与单元中作品的知识与技能点相结合,不仅认识民族吹管乐器笛子,了解著名中国作曲家刘天华,认识唱名低音sol、la、si和顿音记号,还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和表现乐曲。
本课利用项目式学习实现了多觉联动,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成长,从传统的就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象、表现的机会,坚持以生为本,关注个体学生发展,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在创编和探索中碰撞出艺术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