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阳光与希望的季节里,杭州市文一街小学的孙德鹏、郑嘉城、何铭婕送教团队老师带着满满的爱心与知识,来到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中心小学,踏上了这段意义非凡的旅程。
第一堂课,由何铭婕老师执教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通过对之前一单元课文的回顾,引导孩子们回忆生活当中对景物的观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们通过自学和小组学习等方式开展活动任务的学习。教师在小组合作之前,先搭建学习框架,指导学生识别并圈画句子中的关键词,以体会叶圣陶爷爷对爬山虎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其生动的描绘。在小组合作环节,鼓励孩子们自主合作学习,运用同样的方法圈画关键词,进一步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方法和精确生动的用词技巧。
第二堂课,郑嘉城老师执教五年级科学《身体的联络员》一课。本课以吃糖环节引入,激发学生对于身体反应感知的兴趣。接着通过脊髓反射引发学生对于人体神经中枢——脑和脊髓的认识。随后,郑老师通过接球小游戏培养学生的意识:通过大量练习,神经系统反应能力能够得到提高。神经系统如此重要,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他们呢?郑老师引入病例,让学生体会神经系统对生活的重要性,并举例出应该如何保护神经系统。最后,他将课堂知识与真实情景相结合,引导学生感知人体神经系统的复杂性。
课标是教材的编写依据,教材是实现课标的载体。孙德鹏老师在讲座《法治专册中公共伦理案例的思辨性学习》中首先和老师们一起就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进行了交流学习,分别从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行聚类分析,着重强调了课程标准对于执教者的重要性,一定要学好课程标准、用好课程标准。
后续的讲座中,他以“广场舞”事件为例,讲述了如何在法治专册中培养学生思辨性学习能力。讲座中提到,我们的教学不仅要解决学生知道不知道的问题,更要解决学生信不信的问题,在生活的价值冲突和对错误观点的批判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在探究活动中拓宽视野,提升自我法治意识。
送教活动虽然短暂,但它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的知识种子却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知识的光芒照亮他们的未来之路。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展送教活动,为更多的孩子送去知识与希望,让爱与温暖在传递中不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