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三墩中学党委围绕西湖教育全域优质发展中心工作,全面提升学校党建工作特色化水平,从学校实际出发,大力开展青春党建工作,着力培养青年教师队伍成长,引领青年教师以青春之我锻造美好墩中教育。
青年,是时代的力量,是未来的方向,占全体教师总数一半以上的青年教师已然成为三墩中学品质教育的主力军。三墩中学党委结合实际,针对青年教师发展的需要与要求,切实组织开展青春党建,通过专业素养提升项目、成长力量优培项目、青春团队融合项目等特色化青春成长项目,助力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明晰职业规划、提升教育素养,以强烈的职业幸福感和使命感投身于教育事业,让每一个教师得到个性成长,让每一个青春得到自信绽放,也让墩中青年教师队伍成为一个融合进取的团队,推动墩中向着“精致、优质、特色”的品牌学校目标迈进。
(一)题注:基于校本,青春党建正当时
近几年,随着学校规模扩大,青年教师人数激增,目前青年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60%以上,其中年轻党员教师占比超过一半。庞大的青年党员队伍勃发出热情的青春活力,同时,如何培养这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也是学校工作的一大主题。
学校党委重视青年教师培养,积极推进青春党建,通过基于青年教师实际和我校具体校情的特色化青春成长项目,夯实青年教师专业素养,锤炼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凸显党员青年教师的先锋作用和身份自信,实现青年教师个性化、多元化成长和学校特色化、可持续发展。
(二)缘起:观察青春,让我欢喜让我忧
青年时期是人生自我探索、自我奋斗、自我成就的关键期,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入职头几年所形成的世界观、教育观、教学行为将直接决定他今后的教学生涯。他们有着优秀的个人素质、创新的开拓精神和进取的奋斗热情,但也存在着实践经验不够丰富、职业规划不够明晰、驱动力和耐挫力不足等问题。对此,学校党委认真研究实际,剖析其优势,针对其不足,积极组织青春党建,开展丰富多样的特色化青春成长项目,全员覆盖,分层实施,个性定制,让青年教师在活动中学习,在项目中锻炼,助力青年教师自信顺利地度过职业生涯启蒙期。
(三)行动:奋斗有我,特色项目助成长
1、发挥优势,闪亮特长——专业素养提升项目
近年,青年教师队伍的素质越来越高,专业和科研能力强,思想多元,富有创新。如能结合优势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引领,其成长速度会相当可喜。对此,学校党委充分利用学校优秀教师资源的凝聚、辐射、指导作用,聘请区学科带头人及学校骨干教师为工作导师,以他们为首成立校级名师工作室。各工作室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采取课内课外相融合、线上线下齐上阵、教育教学全覆盖的模式,开展互相的课堂观摩+课后反馈、随时的线上交流+定期的线下研讨,助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同时,青年教师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品质和教育观念,并发挥自身科研特长,将学思践悟提炼成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市区层面屡屡获奖。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在校名师工作室项目中教学相长,崇学敦教的质朴之风清新隽永,催人奋进。
在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有一大部分青年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成长迅速、成绩突出。我们也充分发挥他们的青春榜样作用,建立中坚团队,通过示范引领、同伴切磋,智慧共享,激励其他青年教师共同成长。
这几年,学校大力发展适合我校学生学情的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卓有成效,涌现出蜗牛文学社和无土栽培实验室这样的精品项目。我们积极利用现有的拓展性课程资源,吸纳有专业特长和课程兴趣的青年教师参与拓展性项目的特色研发。目前,蜗牛文学社中的青年教师已成为项目建设的主力军,其开发和调研的《慢时光·诗歌世界》系列课程以西湖区第一名的成绩参评市精品课程;科学学科的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无土栽培实验室的课程建设,使绿色种植园成为学科探究的乐园,延伸了学科教学的长度,也将无土栽培实验室打造成为西湖区优秀科普基地。青年教师的加入,不仅为学校德育管理和课程研发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也让自己的教育生命力得到了锻炼和勃发,绽放出属于青春的最美光芒。
2、针对需求,有的放矢——成长力量优培项目
当今时代节奏快、诱惑多,青年教师对职业的信念和规划难免不够清晰坚定,而研究表明,对青年教师的入职培训和规划支持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效率和满意度。对此,学校党委组织学校领导、专家、资深骨干教师等帮助青年教师进行有梯度、分层次、重跟进的职业规划培训和指导,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进行分析诊断,明确理想和目标,剖析问题和困惑;通过集体学习、个别指导,帮助青年教师针对各自发展需求,制定撰写科学务实的职业规划;通过分享展示、推进修正,随时根据个人发展实际优化个人规划。青年教师们在制定规划、践行规划、提升规划的过程中补齐短板,在不断坚定职业理想、明晰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使职业成长的力量得到优质培养,焕发出蓬勃新生的能量。
家校合作是教育的润滑剂和坚强后盾,而新生代青年教师在家校沟通合作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给青年教师提供专业的理论学习和科学的方法指导,学校党委推出“青春期家校沟通培训班”,聘请西湖区心理教育专家,实行手把手案例教学、点对点结对家长、全程跟踪定期反馈,提升青年教师对青春期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认识和把握,提高他们在面对具体家校问题时的处理技巧和能力。青年教师浸润在班级管理、家校沟通等育人工作的艺术性中,用智慧和努力迎面挑战,努力践行,青春的力量一路积蓄,越发丰厚坚实。
3、文化滋养,携手以往——青春团队融合项目
对于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来说,在新环境中开启一生的职业生涯,急需寻求文化的认同和团队的融合,给予职业发展以归属感和安全感。为了促进新教师尽快熟悉杭城特色文化和校园地域文化,组织青年教师在运河边、西湖边开展新教师素质拓展活动,在学校附近开展城镇文化寻访活动,在一次次活动中,新教师们不仅对第二故乡有了更多文化上的认知和认同,也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提升了新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沟通力。
同时,我们也开展了温情励志的墩中文化寻根之旅,通过学习校史、拜访优秀退休教师和知名老校友、寻找校园老故事、庆祝建校75周年等活动,青年教师在“初探-追寻-感知”这一寻找墩中教育精神和核心价值的旅程中,对学校优秀办学传统和深厚教育文化有了沉浸式体验,加深了对学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增强了作为墩中教育人的归属感、幸福感和使命感。有了共同文化属性和精神信念的青春团队在追求教育理想的路上无问西东,携手以往。
(四)收获:春色满园,青春努力见成效
实践证明,特色化、系统化、个性化的青春成长项目对青年教师在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上的引领和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借助学校的推力和自身的努力,这几年,我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他们在专业化发展上乘风破浪,有许多工作一年、两年的新教师获得了区论文评比一等奖的好成绩;他们在各项比赛、公开课、案例评比中屡屡获奖,多个“一等奖”的好成绩是肯定,更是不断追求的动力;他们的综合能力日益凸显,有很多0-3年的青年教师获得了市区教坛新秀等各项综合荣誉。
青春党建,上下求索;青春团队,努力无悔;青春校园,品质发展。洋溢着自信、活力、追求的青年教师队伍,正活跃在学校的各个领域,在中层管理、班主任工作、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独当一面,绽放青春风采,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