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慎终追远寄哀思,向死而生悟真谛”。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雨从杜牧的年代就一直这么下着,淅淅沥沥,徐徐拂湿,遍山新添的香灰和纸钱!绵绵春雨,不知潇潇了多少清明,又不知沾湿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诗篇!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祭奠、缅怀,是清明亘古不变的主题,它用泪和雨记录着一个民族的深情。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亲人已故,唯留一地叹息。生者寄望着这泪雨纷飞的情与景,能带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读来教人愁肠寸断,心神恻然。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词写尽黄土荒丘、古墓冷碑、天人永隔的悲凉。
死别自有天定,生离又何尝不无奈。此时,那些羁留异乡的人,只能在漂泊中感应清明的气息和呼唤,遥遥祭告,无奈地惆怅:“自叹清明在远方,桐花覆水葛溪长。家人定是持新火,点作孤灯照洞房。”
当清明润湿的清风吹过,思念便在瞬间滋生,蔓延开去……
但清明节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让我们沉湎于逝去的人和事而黯然神伤。诗人笔下的清明也不仅仅是纷纷细雨、断魂行人,还有那流淌的牧童笛声吹送着盎然的春意、勃发的生机。
我认为要真正了解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深刻含义,还需追溯它的起源。
“清明”一词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相传大禹治水之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来庆贺水患消除,天下太平。到了周代,“清明”成为24节气之一。清明节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耕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生机盎然,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因此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诗佛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中写道:“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诗句展现了清明时节人们纷纷走出户外,蹴鞠、荡秋千,享受春日的美好光景。
诗圣杜甫的《寒食》诗中有言:“田父皆要去,邻家闹不违;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清明这天乡间父老都要参与无拘无束的嬉戏活动,就连鸡犬也乐而忘归了。
到了宋代,清明节更加热闹,宋代诗人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这样描写当时杭州城里清明踏青的欢乐场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梨花点缀着曼妙的西湖,流莺穿梭于缠绵的柳丝,人们倾城而出,游春踏青,纵情欢乐,和天地万物一道自如舒展。
而清明节最鲜明而独特的的文化符号——祭祖和扫墓,则起源于另一失传已久的传统节日——寒食节。相传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在早年流亡时,曾因困厄交加,几成饿殍,忠臣介子推“割股奉君”,才保全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母隐居绵山。晋文公亲自相邀,介子推还是不肯出山,晋文公求才心切,下令三面烧山,逼介子推下山,最终介子推抱树而亡,并留下“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的肺腑之言。“士甘焚死不公侯”,介子推忠君赴义、鄙弃功名利禄的气节,流芳百世,感人至深。为悼念介子推,其祭日被定为寒食节,在哪一日,人们禁火、吃冷食,扫墓。后因寒食节与清明节只一日之差,在唐朝大历十二年,朝廷下令将寒食节融合于清明节。至此,清明节将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融为一体,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组成了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寄托民族情感,彰显民族精神。每逢清明,华夏儿女祭奠先祖,是对血脉相连的亲情的追忆和感恩;缅怀先贤、先烈,是对爱国志士高尚节操的崇敬和赓续;慎终追远,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历史的尊重。
落花飞絮,终日飘零,坟茔之上,绿意正浓,生命在清明的润泽中疯长……清明哀悼着“悲与死”,同时也迎接着“喜与生”。面对清明这个凝重的碑帖,智者不会沉湎于逝去的伤痛,而会在深沉的追忆和反思中,悟出“向死而生”的真谛。
在祭祀先人的仪式中,你是否能领悟到每个人的生命其实就是一场倒计时。青春终将逝去的感叹是否会唤起你对生命意义的思索。也许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提升生命的高度,让生命闪耀出斑斓的光辉。正如缤纷盛放的春花,纵然最终不过“一朝漂泊难寻觅”,也要“娉婷婀娜舞若仙”,花期虽短,却献给人间一片春色。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诚然,无论智愚贵贱,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人生意义却大不相同。有些人消极怠惰,碌碌无为;有些人蝇营狗苟,利欲熏心;有些人浮华迷眼,背离初心,他们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肆意地挥霍消耗,在人生的暮年就只能无奈地唏嘘哀叹。而更多的人,他们积极进取,热爱生活;他们勤劳善良,默默奉献;他们坚守正义,追寻理想,他们在青春岁月里奋斗拼搏,充实自我,回首往事时,便可了无遗憾,无愧于心。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珍惜时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在人生最清明的时光里,为梦想奋斗,为未来放歌。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