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
世上有一种爱,屹立如山;有一种爱,温柔如水。山环水绕,方有了我们成长的摇篮,才有了我们停靠的港湾。
世间有一种职业,全天候为你服务,无薪水,无假日,生命不止,服务不息,这种职业叫家长,我们称呼为父母。
今天我代表语文组的老师,在这里做主题是“感念生养之恩,回报拳拳之心”的演讲,向天下父母道一声:爸妈,您辛苦了!
孟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孝”字,造字极具传承性。上部分是“老”字的前四笔,下部分是子女的“子”。仓颉在造字时就告诉我们:子女未成年时,由父母抚养;父母已衰老时,靠子女赡养。二十四孝,家喻户晓,在此不再赘述。家家有老人,人人终必老,举几个普通人的例子吧,怜子不论贫富,养老不论长幼。
古时有一青年,一心向佛,却从未见过真佛,为此内心很是苦恼,便去询问一位哲人,如何才能遇见真佛。哲人告诉他:“在深更半夜,披头散发为你开门的人便是真佛。”青年牢记于心,拜别母亲,便急忙奔赴求佛之路。越过了千山,趟过了万水,枯槁了容颜,褴褛了衣衫,磨破了双脚。滴水成冰的冬夜,睡过地主家的屋檐,不见披头散发的人为他开门;热浪翻滚的夏夜,住过简陋的庭院,为他开门的人也没有披头散发。日渐疲惫的身体,动摇了他求佛的信念,决定回家。回家之路,更为漫长和艰辛,终于在一个星夜敲响了自己家的门,嘶哑地叫了一声“娘,我回来了!”很快门就开了。青年通过一盏如豆的灯,看见给他开门的母亲,披头散发,打着赤脚,顿时热泪盈眶,双膝扑通跪地。到此他才领悟:父母才是最近佛,何必千里拜灵山?母心原本即佛心,孝心具备始见佛。
除夕,一位年迈的父亲颤颤巍巍地端起酒杯,拨通了远在美国留学的儿子的电话,此时儿子正在和几个中国留学生聚会,共庆佳节。这几个留学生没忘记传统佳节,只是忘了给远在家乡的父母打一个简单的祝福的电话。这位留学生于是愧疚的打开免提。父亲电话里声音沧桑,有些颤抖:“儿子,过年了,陪爸干一杯吧!”这几句简简单单的话让这位留学生泣不成声,其他在场的中国留学生也都默默举起了酒杯。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世上多有瓜怜子,人间少有子怜瓜。一声爸妈容易喊,实际孝道难践行。
暑假,一位高二女生在手机上玩游戏,被母亲训斥了几句,就愤然离家出走。第一天,轻松自在,拉黑了亲人们的电话,无父母的啰嗦,没作业的烦心,仅游戏的快意。第二天,手机没电,感觉有些饿了。第三天已饥肠辘辘,没钱连离家出走都难。出走的豪气干不过羞涩的钱包,倔强的面子斗不过饥饿的肚腹。信步来到一个包子店前,女生的脚步似乎被钉子钉住了,包子的香味扑鼻而来,沁入了五脏六腑,诱发了前所未有的饥饿感。好在老板看出了她的窘态,笑着说:“你和我女儿一般大,上高中了吧,是不是和家人闹了点小别扭?没事,我请你吃包子!”女孩子吃完了三个包子、喝完一碗豆腐脑之后说:”包子很好吃,你人真好,太感谢你了,我一定会报答你!”老板和蔼地说:”我只给了你三个包子,你却说一定要来报答我,那个给了你三千个、三万个包子的人,你却不知道感恩呢?再说,若不是你饿坏了,只是看到包子的皮,咋就知道好吃?只有吃到里面的馅,才知道包子的精华,正如你长大后做了母亲,才理解做家长的真的都不容易呀,回家吧!”这个事情告诉我们:家财万贯不是富,学富五车不是富,家中有娘才是福,年少不知父母恩,懂时已是中年人。为人儿女不知恩,为人父母才知苦。
写到这里,脑海里跳出来一个成语一一椿萱并茂,其实我好羡慕那些父母健在的人,可我的椿已凋零,萱草独存。借此机会,我也无情地剖析一下自己。父亲在我工作第三年便撒手西去,他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训斥话是:”男子汉,哭啥子苦,一锤头把眼泪打回去!”我长大后,无论遇到多大难事,似乎没有哭过。我有个很不好的习惯一一抽烟,回老家抽烟时,只是顺带也给父亲发一支烟,被母亲训斥道:”一个拿工资的人,不给你爹买一条烟,只给他发一支,要是我,扔了算了!”父亲只是嘿嘿笑着,说日子长着呢!可是父亲认为的来日方长,只是三个春秋,就是这三年,我还是没给他买过一整条烟。再次回老家,想到已经离去的父亲,门后空留教子棍,堂前少一唤儿声。泪点多次差点打开,再加上疫情期间,已有三年没回家看望过母亲,真想替先父骂骂我这个不孝之子:”老五呀,你个忘恩负义的王八羔子!要你何用?你把八十多岁的娘亲放在老家,不管不问,早知这样,就该在你生下来时用砖头拍死算了!”好在母亲健在,给我些许的安慰就是,我还可以心安理得地过儿童节,因为母亲尚在,自己不敢言老,年近五旬还依然是母亲的孩子,不知道我这个老小孩还能过几个儿童节。母亲若百年归山,我都找不出回老家最好的理由了。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同学们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迎接我们第一声啼哭,教会我们说话,鼓励我们走路,教育我们做人……当我们取得丁点进步时,他们比我们还高兴;当我们遇到一次打击时,他们比我们更难受。为了我们的成长,父母向土地求收成,向上司求肯定,向生意求价值,向上苍求平安。你们的未来很长,你们的世界可以无限地去放大,去充实,可父母的世界,就只有你们!万语千言说不尽他们的付出,千言万语写不尽他们的辛酸。
总在不经意的一天,你会发现父亲的身板不再那么挺直,母亲的青丝长出了数茎白发;发现父亲的脚步不再那么有力,母亲做出的饭菜不再那么可口;发现落在你身上的父亲的巴掌不再给你以疼痛感, 母亲同你的说话中却给你以啰嗦之嫌,你们将会怎样对待你们正在走向衰老的父母呢? 我好担心,有些学生一方面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的付出,另一方面对日渐衰老的父母颇有微词,甚至是怨言和顶撞。
同学们,谁要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鸦知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这都是书中高大上的句子, 我们或许做不到, 不求衔环结草,但求和颜悦色,听父母话。在内心,早定目标, 不必缥缈高远,必须切实可行 ,这就是报答;成长可经数年,懂事仅在瞬间。 在学校,认真学习,力争上游。遇困难,迎刃而上,直到解决;对进步, 恬淡自勉,直到高考。与学习不相干的事不做,让父母操心的事不干。这就是一种报答;放假回家, 把学习的事儿给父亲说说,将心中的想法和母亲谈谈。帮父亲垂垂后背,揉揉肩;帮母亲刷刷筷子,洗洗碗。这就是一种报答。在父母下班后,倒上一杯茶水,道一声爸妈辛苦了,这就是一种报答。敬孝心不在事情大小,只在心里有无。
同学们,孝道是先祖遗留的美德,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陪我们成长,我们陪他们白发,等父母年老后,我们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养。子欲养而亲不待,恩欲报而人难寻。我不希望大家能听懂这几句诗:残门锈锁久不开,灰砖小径覆干苔。无名枯草侵满院,一股心酸入喉来。忽忆当年高堂在,也曾灶头烧锅台。恍觉如今形影只,故乡无人诉情怀。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