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将围绕区教育局工作精神挖掘办园新内涵,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施“十四五”发展第二轮行动方案,从三方面制定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到2025年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到2035年优生优育、幼有所育的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2022年市教育局发布《杭州市儿童友好学校标准(指引)试行》,儿童优先发展,享受高质量教育服务。
1.支持儿童有创见的表达,关键在于“师幼互动”新教师评价
2022年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强调师幼互动是影响保教质量关键要素,不同评价方式直接影响了儿童有创见表达的丰富性。通过观察教师激励性评价行为,创新促其改进的研修模式,发现和保护儿童有创见的表达,使其积极主动学习和发展。
2.赋能幼儿园的增值服务,关键在于“全程托管”新民生项目
2021年9月后,幼儿园启动晚托和暑托服务。全程托管增值服务不仅要关注3~6岁儿童寒暑假、非在园生活学习问题,也要关注2~3岁儿童托育服务和家庭指导,构建“家庭—幼儿园—社区”全程托管生态系统,满足新民生需求,使幼儿和家长有更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工作目标
根据2023年“新时代”儿童之家建设的工作重点目标,关注“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第二轮行动关键要素,聚焦热点工作,促进整体发展,关注办园绩效。
阶段 | 办园方向 | 课程质量 | 内部治理 | 品牌提升 |
2023 | 关注新民生下“全程托管”增值服务 | 园本课程拓展,新城沙构游戏深化、水晶城四大球队组建、莲花港课程化智慧观察3.0等 | 依托领衔园优势,以“云” | 托育一体化生态建设杭州市资源教室创建 水晶城A级食堂申报 |
三、工作措施
1.加持“云上支部”的数字运用管理助推学习型党支部有质量的发展
2.开启幼儿园“学后保教服务多样化、托育照护服务个性化”的实施
关注新民生的“全程托管”增值服务,需要完善“学后保教服务多样化、托育照护服务个性化”实施。一是学后保教服务多样化,晚托班主题化具有“时间有弹性、指导重差异”特征,自主选择“主题开放学习”,“生活驱动学习”;小长假游戏化强调“频次要多、指导要快”,自主创意的“快乐挑战”,规则衍生“趣味竞赛”等;寒暑假项目化学习周期较长、计划相对复杂,有园本的“后课程学习”,班本的“后项目学习”等。二是托育照护服务个性化,精细化在园照护以家庭刚性需要为服务点,可选择“全日托”享受2~6岁幼儿保育教育,体现更多照护;可以选择“半日托”体现更多亲子、师幼互动;新入户家庭指导,以家庭柔性需求为切入口,可选择居家或云上指导,依托院校等开展托育服务解读,护理等育儿咨询。
3.完善幼儿园现代化数字管理“云上三线”体系提供进一步后续支持
基于集团七部门党政部、课程部、培训部、信息部、家校部、安全部、后勤部,深入优化“云上三线”,从管理梳理人员架构到拓展智能应用再到完善考核机制,形成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人事闭环管理,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管理,完善组织脉络。一是重塑部门职能业务应用线,形成覆盖七大部门“程序应用手册”,挖掘工作台部门应用程序操作方法,将步骤全面化采集,罗列成册,目前已有请假、维修采购、联心桥、学后托管等常应用十余册。二是形成部门合作评价个性线,依据每年各部门制定个性、温度的线上投票库,一键导入,如信息部定制面向全体评优评先、温暖莲幼人等;课程部定制半日视导、环境评选等;家教部定制童话剧、运动会等;后勤部定制金点子、小红花等,实行项目部闭环管理,邀请职工参与成效互动评价,基于自评互评,将管理纵向深入贯彻,实现集团三线式系统管理。
4.聚焦幼儿园“生活照护与安全保障”项目下的三园区课程共性联动
新城幼儿园作为2023年区保育教育质量提升领衔园,将聚焦生活照护与安全保障,依托三园区课程聚焦幼儿园保育规范化指标,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照护服务实施保教辅助新行动。一是关注生活照料规范与精细,基于新时期保育教育需要,以新标准、新操作规范化开展工作,以毛毛虫掌中宝动态手册为基础,采用高标准定格管理保障服务,借保育技能评定,实施保教辅助新行动。特需儿童精细化照料和跟踪,依托高等学院、妇幼保健,借助直播关注融合教育,注重幼儿自我服务与体能锻炼,推动幼儿园保教工作全面展开。二是体现安全防护环境与服务,《指南》提出幼儿需要“具备基本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环境和服务上体现支持,提供自由探索、玩耍和交流机会,通过游戏和项目活动渗透安全教育,建设性回应发起师幼互动,鼓励幼儿学习和发展,鼓励父母将亲子陪伴视为自我服务体会幸福。
5.推进幼儿园五种载体下“规范化和精细化”并重的管理模式的运行
针对三园区后勤人员队伍精细化水平不足问题,优化保育管理工作模式,加强保育培训,创建规范化和精细化并重的管理新模式。以《保教质量评估指南》指引,细化评估指南要求,优化保育行为,通过“五种载体”的推进培训。一在云学堂中,将细化后的指南标准上传,选取合适内容作为补充建议,学习特殊儿童的日常护理方法,了解如何抓生活中教育契机;二在钉直播中,对环境卫生、日常消毒、操作规范等检查视导,及时反馈,落实“金点子”分享个人经验,解决园区地域问题;三在9S管理中,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节约、安全、服务、满意、素养九大方法要求,实现日常工作的规范化;四在毛毛虫动态手册中,通过图文并茂让方法清晰可见,巩固日常清消规范,清晰日常工作流程;五在小红花行动中,激发岗位工作热情,通过同伴互评、管理层推评,提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技能评比、日常视导,增加量化考核机会,借内外双环评价反馈,完善机制,推进行为优化,提高保育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