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作者:陈艺聪   发表时间:2018-03-02

寒假里,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敏感期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些时间范围内,他会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特质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特征的事物;他还会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不厌其烦地重复,直到突然爆发出来某种新的动机为止,这就是孩子的某个敏感期。

儿童有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等,它分布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家长和老师只有对孩子的敏感期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很好的把握,因为敏感期一旦错过就不复返了。比如语言的敏感期就是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牙牙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婴儿的语言发展可分为语音的发展、语义的发展、语法的发展和语义的发展。婴儿在1-1.5岁之间掌握第一批词汇,其数量在5060个左右。3岁儿童的词汇量增加到1000个左右。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多和孩子说话、讲故事,从观察爸爸妈妈说话的口型到突然开口说话,这是一个语言敏感期积攒的力量。2-3岁,孩子又会经历一个秩序的敏感期,在这期间,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秩序被破坏,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而大哭大闹,但是一旦秩序被恢复,孩子马上会安静下来。这个阶段是孩子不断尝试与外界秩序连接的过程,通过不断磨合,来为以后的人生观建立基础。我们家长和老师要做的就是可以在这个阶段给孩子安排一个科学合理,且相对固定的作息,并督促他执行,这样有助于时间观念的形成和秩序习惯的培养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每个孩子敏感期出现的相对时间都不是绝对的,而我们家长和老师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多多关注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变化的做一定记录,以便于发现孩子的敏感期。并且当它出现的时候,尊重其行为,比如不要过分干预吃手,这是孩子口腔探索世界的表现。只有家长和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帮助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