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语言核心经验

作者:江旭雯   发表时间:2018-03-02

读《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这本书,是在《指南》的引导下对语言核心经验知识的学习。本书呈现的是基于学前教育教师语言领域教学知识(PCK)研究的结果。研究者运用PCK的理论框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较好地梳理与阐释了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阶段及内涵,并将其运用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实践,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指导策略。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的架构,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1.早期口头语言交流与运用经验;2.早期书面语言学习与运用经验;3.早期文学语言学习与运用经验。虽然蒙氏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是不同的,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蒙氏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以《指南》为背景,进行适合儿童的教育。《指南》在语言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 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书中让我感悟很深的是,我们平时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忽略文学目标这个方面。我们常常把重点放在故事发展的情节,很少在给孩子讲故事之前,欣赏下书面,让孩子先感受下作者想表达的内容。讲讲作者是谁,插画师是谁,原著谁写的,谁翻译的,其实都可以跟孩子聊聊,这是对绘本封面的一个了解。然后我们看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的特征是什么,故事的情节是怎么发展的。另外除了以情节、人物特征和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横向地理解故事形式结构经验外,从纵向上来看,此核心经验发展阶段依次为:知道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理解故事的起始与结尾,稳定阶段为初步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和动作来讲述故事,感知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脉络,理解故事起始、发展、高潮和结尾,拓展阶段为运用书面语言和句式表达故事中的人物特征,获得有关童话故事幻想,拟人的表现特征,初步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

    本书的精华还有很多,它架构起了《指南》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目标要求与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实践的桥梁,帮助教师掌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经验水平儿童的语言学习状态,指导教师根据儿童的不同学习经验水平来设定适宜的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有利于教师根据儿童的学习经验来组织语言学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