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科研师训>科研动态>正文

“绳”彩飞扬 趣游趣评

作者:刘远康 任静轩来源:发表时间:2019-06-17

        一、主题阐述

小学体育学科在一至六年级的考核项目中实行3X的方法,这是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西湖区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着《西湖区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小学生学业评价标准》来决定的。


其中“3”代表区域统一评价的内容(如图1),“X”代表学校自己选择的体育项目。我校依据跳绳以下三点的优势,把跳绳作为“X”的测评项目。

      (一)基础运动,广泛使用

跳绳是一项比较基础的锻炼身体的运动和手段,对人的协调性,耐久力,速度、灵敏等素质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在篮球、足球、拳击、乒乓球、网球、排球等运动项目中作为身体素质练习被广泛使用。

(二)优势凸显,易于开展

跳绳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具有简单、高效、易开展、操作性强等各种优势,适合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像我们学校,学生人数多,而场地少,在人均面积比较少的情况下,更加适合开展跳绳运动。

(三)体测项目,重要组成

在小学阶段,跳绳是一项不可忽视的运动项目。在体质健康测试中,跳绳项目除了所占权重达到10%的比重之外,还具有20分的格外附加分,可想而知跳绳运动在小学阶段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性。    

二、基本理念与策划意图

(一)基本理念

1.指导纲要,多种能力

参考《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学期体育课内容的课时分布,集合区考核内容,为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学校把三跳课程作为基点,开展三跳拓展课程,特地把跳绳拉出作为“X”的测评项目。

2.五自十星,多元评价

 我们学校目前采用的是“五自十星”的评价方式,是一套综合性评价体系,通过多年的积累和改进,跳绳项目的评价不但从学生的能力、技术上进行评价,还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上进行评价,实现了跳绳评价的多元化。

3.三跳特色,多方参与

三跳是学校特色项目,跳绳是三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跳绳开展以来,从班级到年级,从低端到高段一直具有一定的全面性,阶段性,教师,学生,家长都能参与其中,形成了多方参与的态势,开展“跳绳”测评符合我校校情。

(二)策划意图      

1.挖掘跳绳潜能,激励发展。

通过测评,挖掘学生对跳绳学习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跳绳能力水平和张扬个性的机会和舞台,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

2.分析测评结果,改进学习。

教师掌握评价结果,及时进行反馈和分析,判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进步幅度,帮助学生改进学习。

3.提高跳绳实力,巩固特色。

通过跳绳测评,促进学生、班级间的良性竞争,在校园中形成“你追我赶”的热烈氛围,以求达到提高全班、全校跳绳的综合实力。形成跳绳文化,巩固三跳特色。

三、具体操作实施方案

(一)操作标准与目标

根据各个年段和学段的身心特点,我们在跳绳练习上提出不同的练习标准和目标:

1.低段——协调定基础——掌握跳绳方法

2.中段——手腕为动力——规范跳绳动作

3.高段——长短提速度——提高跳绳水平

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测评重点也是不一样的,低段主要以趣味、协调性为主;高段主要以技术动作标准程度为主;高段主要以跳绳能力为主。

(二)测评考核项目表

以下是我们整个学校每个年级不同学期的3+X”跳绳测评具体考核项目表

(三)二年级X项目测评的实施

以二年级“兰里小镇淘淘乐,绳彩飞扬闯过关”第二学期期末体育评价方案为例

1.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落实教学评价改革,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彰显三墩小学低段教学特色,二年级学生以期末游园形式进行无纸笔化综合评定。游园活动以生活态度与自理能力为基点,体现生活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彰显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意义,设计适合二年级学生的主题式系列游园活动。本次活动除检测学生的学科知识外,更注重学生身体活动能力、生活运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文明礼仪习惯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评定。力图从儿童的视角解读兰里小镇的文化与魅力,让孩子们在玩中考察自我,在玩中彰显特长,尽情地感受成长与收获的快乐。

2.活动主题:兰里小镇淘淘乐,绳彩飞扬闯过关

3.参加人员:全体二年级班主任、体育老师、二年级学生。

4.活动时间:2018年6月15日

5.活动准备:

   5月30日召开相关教师会议,进行游园方案策划。

65日征集相关老师的意见与建议。

67-9日撰写游园活动方案

610日教材解读时间二年级组老师集中讨论、修改游园方案。

612日之前相关人员负责购买好相关活动道具游园卡,制作好游园卡。

613日二年级老师共同布置活动场馆,准备活动材料,结束时搞好场地卫生。

614日各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游园活动前的安全教育,常规教育,一些须知解读。

6.活动地点:学校田径场

7.具体人员安排:

第一站:★周兰  陈静  叶剑波

第二站:★张艳  杨玲娟  周雅芳  俞碧怡  施柯柯

第三站:★萱晓菁   王依美    徐滨  朱宇佳

巡视:赵家芹

打星的为该站的站长,主要负责该活动场地的布置设计的策划,组织成员完成场地布置。同时活动当日也要对该站点的活动进行场地负责和应变。

   8.活动过程:

第一站:君兰生活街,跳绳我最快


评价内容:30秒快速并脚单摇跳绳

组织方式:1.以班级为单位,全体学生进行统一计时;

                     2.六年级一个班进行数数,同时,对绳子  

长短的适合度进行评价,以优、良、合格、   

不合格打分。

                  3.负责点体育老师对学生情感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站:惠兰生活街,团结齐跳绳


地点:田径场南半圆

评价内容:11单摇绳跳

组织方式:以小组合作组成员两人一组,一人摇,

带另一人跳,在30秒内,看谁跳了多。


   第三站:春兰休闲街,跑跳绳接力

    地点:田径场东跑道

评价内容:小组跑跳绳接力

组织方式:1、以小组为单位平均分成两组,分别站于相距15米两点,统一发令下进行跑跳绳接力,以完成时间为标准,评定等级。

                     2、离终点2米处画一直线为接力区,两人互换时必须在接力区内进行。如在途中发生失误,必须在发生失误点在进行跑跳                        绳。

四、实施效果的分析与反思

(一)实施效果分析

三跳运动一直是我校常抓不懈的体育特色项目,体育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趣味性、有效性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运动热情、提高的学生的锻炼成效。从近几年学校3+X”跳绳项目的测试开展以来,学生在跳绳上不但显示出了更高的兴趣,在跳绳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上也提高了很多,以二年级的游园活动来看,以下几个实效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1. “测”中跳绳,发展能力 

跳绳的测试内容不在是单一的1分钟跳绳了,结合低段以发展能力为主的体育学习特点,在期末“跳绳”的测评中,更加考虑到了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展示,所以在测试的内容上,融合进了跑、跳、合作等,力求发展学生多种能力,提高身体的各项素质。有学生和班主任都反应:以前的测试就只单一的看跳绳个数的多少,现在不仅要看跳绳成绩还要看其他能力,更加能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了,成绩评定也更加公平了。

2. “玩”中跳绳,激发兴趣

    二年级的“x”项目测评,采用游园的形式进行,相比其他测评方式,减少了单一测试跳绳的枯燥乏味,增强了测试形式的趣味性,更利于学生接受,也更受学生喜欢,学生就像逛集市,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各个商店买东西一样,富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具有趣味性。学生在游园之中面对面碰到都会聊起哪关简单,哪关复杂,哪关的任务应该怎么完成,哪站的跳绳应该怎么样才能跳的好,学生乐在其中,对跳绳也是越来越有兴趣了。

 

3. “评”中跳绳,有效激励

通过期末特色化的评价,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设计安排合理独具一格的游园评价活动,学生对于跳绳的兴趣和喜爱也日渐浓厚,在跳绳中找到了乐趣,形成了比较良好的跳绳氛围。有二年级的学生如是说:以前我不太喜欢跳绳,因为我觉得跳绳很辛苦,每次跳一分钟都觉得很累,脚也酸手也酸,总是想方设法地偷懒不想跳绳。但是,现在我可喜欢跳绳啦!因为我很期待每个学期的期末游园活动,还能成为学校的健体星少年。

(二)反思

1.评价反馈不及时

    本校学生基数大,二年级共有9个班,近400人,在测评过程中虽然每一个场地的裁判都能当场对每位学生的测试进行成绩评价,但是在整个测评结束后还需要每位学生将自己的成绩登记表交由各班主任进行各个班级的具体成绩登记和评价,再根据学校五自十星的评比办法进行星级少年的评定。这一过程数据量比较大,且需要班主任完成成绩登记后再由体育老师进行金星、银星、铜星的盖章,这个后续的评价反馈过程可能需要2-4天才能全部完成。

2.裁判专业有欠缺

由于体育老师人数有限,每一位学生的跳绳成绩不能全由体育教师来数,各个站点的裁判多数由高年级学生,或者家长进行,虽然活动开始前体育教师会给裁判员进行培训,在活动中,体育教师也会进行巡查和指导,但是毕竟不是体育专业出身的家长和学生在活动中还是会出现一定的失误,比如在学生动作规范评定方面观察的不够仔细,对跳绳长度的长短把握的不是很到位,给学生数跳绳个数时多数或者少数。这些方面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