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作者: 分类: 年度总结 点击数:0
杭州市第十五中学教育集团2022年度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集体创优成绩喜人
一年来,学校被授予省大数据精准教学实验区共同体学校,省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区教育系统规范化、五星级基层党组织,书记好党课获区一等奖,党建案例三等奖。集团综合组获市青年文明号,艺术组获区优秀教研组。崇德初一年级组获区青年文明号。学校获市青少年环保创意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区艺术节优秀组织奖等。
(二)学生获奖多面广
培养全人格美丽学生,年度获奖四百人次,省市区一等奖88项。市级团体项目获奖定向比赛第一名、象棋比赛第一名、FPV无人机花飞第一名、综艺大舞台一等奖、街舞联赛一等奖、男子排球亚军。区排球比赛男子第一名、女子第三名。
(三)教师面貌积极昂扬
2022教育教学科研稳中求进。新增:教育部精品课1人,获奖论文有国家级1人,省级1人,市级12人,区立项课题11项,市“共享优课”赛课获奖8人。徐敏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陈敏慧获市班主任基本功二等奖,吴佳静获区班主任基本功二等奖,《“双新+双减”教育背景下大单元校本教研的实施路径研究》申报西湖区第一届教育重大培育项目。
二、主要经验与体会
(一)弘扬正能量,讲好十五中故事,共塑十五中精神
1. 深化学习型组织建设,提高管理团队学习力。有序推进集团化办学实践。开展“阳光微论坛”至第12次。召开教代会,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每周行事历、部门反馈机制完善。
2. 深化“三个自信工程”,夯实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
走访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基于市清廉学校示范点,推进清廉学校建设。
3. 倡导校园主旋律,共塑十五中人的精神长相。开展“我与十五中故事”校庆
项目化活动。本年度微信推送120余篇,开展凝聚人心的工会活动5次。
(二)重规范抓细节,重品质抓落实,重塑“十五中标准”
1. 强化“三自”管理,进一步提升德育日常管理标准。2022年系十五中标准重建之年,充分落实“一日一小结、每周一提升、一月一反馈”。团委主持《我是普法志愿小公民》获区精品课程。
2. 落实立德树人,完善“五育之星”评价体系。贯彻“洁美校园”标准,启动绿篱种植园等创新型劳动教育。五大节营造五育融合的良好氛围。
3.开展健康人格教育,深化教育项目管理。班主任案例交流20余次,班会公开课7节,“校首席班主任”“新锐班主任”系列活动。依托市近视防控特色学校,持续推进护眼关爱行动。
4. 拓宽家校融合,助力教育生态。构建家长课堂,建立健全集团家委会。开展学
生心理筛查,学期累计个辅112次,家长沙龙五场。每周推送“成长心语”,累计88期。
(三)推进教学改革,闭环教学五环节,助力“双减”落地
1. 聚焦提质强校,提升有效教学。结合市提质强校试点和区数据驱动项目,践行“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的课堂变革。开设公开课共计154节,两校区听课2500余节。
2. 做细质量分析,力求精准教学。推进开展大单元、项目化研究,做细质量分析,提供适切诊断。加强薄弱班级教学监控。做到校本作业“四个必须”。完善晚自习托管,多样X课程,学科小课,分层走班晚托,行政打分,客观评估作业落实效果。
3.拓宽课程建设,促成五育融合。两校区开设技能+学科58个社团。推进科技、美术、乒乓球、定向越野等欢乐分团建设。做强市队联办排球街舞项目。市各类比赛团体第一名共计6项。
4.做精校本研修,强化科研工作。新课标引领学术节系列活动。评选校学科带头人、新锐教师。落实新课标全员学习,邀请专家讲座。开展0-5年青年教师“相约晚七点”至17次,推出提质强校简报4期及《2022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集》。
5. 跨域交流,共创教研多维模式。结对余杭中泰中学、淳安青溪初中,建立赵卫群校长项目制名师工作站。名师工作室、学科骨干引领,青年教师送教,线上讲座等形式,推进跨域研讨,倍受好评。
(四)精细高效,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加快美丽校园建设
1.强化安全意识,确保规范管理。逐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强化安全演练。筹备防疫物资。食品验菜、加工规范。
2. 升级校园文化,凸显环境育人功能。充分落实上级经费保障,完成两校区校园
文化提升工程2.0,一楼一主题,凸显环境育人功能。
3.改善硬件设备,提升服务意识。加装升降柱,更新伸缩门,美化洗手间,安装小厨宝、洗碗机,提升硬件水平。行政陪餐,与学生共话温暖。每周菜谱推送,膳管会调查满意度,添置学生餐盘,改善服务质量。
4. 开展维修基建,巩固护校安园。做好美丽校园及安澜工程建设,加宽花坛,加装防护网、雨棚及限位器,基本覆盖学校各个点位,为师生多提供一份安全保障。
三、今后努力方向
1.细化“强责任、强主体、强反馈”的过程管理和闭环管理;完善师生多元化培养和评价机制。
2.进一步完善“五育并举”体系,提升德育日常管理“十五中标准”,研究常态德育的有效行动范式。
3.研究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积极推进项目化学习、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杭十五中教育集团(总校)2023年工作计划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落实区教育局工作意见,坚持立德树人和“双负责”办学理念,发扬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教方式变革,积极探索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学校全面质量提升的路径,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教师的专业力和学校的品牌力,共同创造一所“会生长的学校”。
一、工作目标
1.提升管理,全面激发办学活力:进一步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运行机制,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年度目标;细化管理,完善评价机制,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模式。
2.五育并举,聚焦育人方式变革:进一步完善“五育并举”体系,提升德育管理标准,研究常态德育的有效行动范式;强化“三自”管理,完善学生“五育之星”评价体系。
3.提质强校,促进课堂教学转型: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探索新课标和双控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新样态,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落实提质强校研究项目,创新校本研修模式,提升教师专业力。
4.文化立校,关注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校园物质文化、教师精神文化和教育教学行为文化建设,寻找精神文化的渗透点和生长点;优化考核分配方案,做强学校发展的文化要素磁场效应。
二、工作思路及主要举措
(一)加强班子建设,优化质量管理,深入推进新集团化办学实践
1.深化学习型组织建设,进一步优化管理队伍,继续落实每周行事历和部门每周工作反馈制,细化“强责任、强主体、强反馈”的过程管理和闭环管理。
2.深入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
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三个自信工程”,紧抓师德师风建设,建设清廉教育示范点,创新读书分享活动形式,开展两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和“阳光微论坛”活动。
4.有序推进新集团化办学实践。
5.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工活动,提升师生团队凝聚力,塑造十五人的精神长相。
(二)立德树人,聚焦育人方式变革,创新人格教育方法,做有故事的教育
1.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少年。探索“自律、自治、自强”学生评价体系,初步构建过程化、可视化、阶梯式的“五好学生星级学生”评价体系。
2.传承并创新人格教育,健全团委学生会及班级学生自主自治管理,开展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围绕学生一日常规,细化十五中的行为标准。
3.创新活动载体,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双减后的学生在校生活与学习样态,激发学生内驱力。
4.强化班级管理的日常巡视与班级评价,细化值周教师和值周班级管理要求。
5.开展首席班主任工作室系列活动,优化五月份的“班主任节”活动形式,开展情境式、主题式、案例式培训活动,开设主题班会展示课,将班主任微案例整理成册。
6.充分利用家委会职能部门开展工作,继续实施“十五中家长成长工程”,初步形成体系。
7.全面实施德育导师制,完成家访的达标任务。开展家长沙龙活动,用好教育“联心桥”平台。
8.坚持落实每天一小时的体锻,持续开展排球进课堂的活动。
9.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站的建设。
10.开展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营造2022年杭州亚运会氛围,开展“亚运美德少年”评比。
(三)深化课改,形成并执行教学五环节“十五中标准”,实施提质强校工程
1.完善课程体系,落实五育并举。建设”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增设晚自修前的X课程。
2.深化课堂改革,逐步开展项目化学习,加强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落实分层教学,关注不同层次学生,以更优的课堂设计来适应公民同招后的多层次生源。
4.实施思维课堂,向课堂研究要质量。打造“自主、合作、展示、反馈”四元素注入的思维课堂范式研究。
5.深化作业研究,向作业管理要质量。研究单元整体作业、课堂大任务和周末作业的设计,统筹规划双周一次的作业阶段性诊断,关注作业全批全改、二次批改和及时反馈。
6.注重过程管理,向“教学五环节”优化要质量。提炼教学五环节中关键点的“十五中标准”。
7.创新评价方式,推进表现性评价,以评价促教学。
8.普及推进新步伐网上阅卷系统的使用,推进作业阶段性诊断的数据反馈与使用。
9.重视体育、美育、劳育,丰富学科类和体艺类拓展课程。强化体艺特色、特长生培育,做实做强排球、街舞等市队联办项目。
10.稳妥推进分配生推荐工作,强化年级目标导向,团队协作,力求初三教学质量突破。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专业成长生态场,促进教师专业力提升
1.加强教师政治思想教育,进一步培育青年教师责任感和价值感。
2.实施分层培养,建立多元梯度带教机制,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更多更广的平台。
3.关注不同层级教师的关键成长点。开展“四雁梯队成长”的具体实施工程,发挥区项目制工作室和区学科带头人作用,开展校学科带头人、校新锐教师教学展示和校青年教师比武等系列活动。
4.优化校本研修,进一步落实并提炼集体备课、校本研训活动的“十五中标准”。尝试“工作坊”和“研修群”等校本研修活动形式,整理研究案例集。
5.建十五中青年教师成长工程的系统机制,探索项目化考评标准。
6.积极承办区级学科培训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做好名师工作室建设,提升备课组的竞争力。
(五) 精细高效,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加快美丽校园建设
1. 做好2023年暑期校园维修项目,有效落实设备采购、入账、安装。进一步做好
美丽校园,加强激励性墙壁文化建设。
2. 加强经费使用研究,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精细做好2023年经费预算工作,积极
谋划2024年校园改造项目与采购项目,谋划2024年之后崇德中学急遽扩班之后的硬件建设。
3.扎实校园安保工作,规范学生消防、地震、防暴等逃生演练,开展交通、消防、防溺水、食品卫生安全等教育。
4. 重视后勤队伍建设,探索智能访客、智能巡检等智慧校园防护系统建设。
5. 精细化管理,规范实验室、图书馆、信息技术、医务室、档案室等专用室设施设备配备和固定资产管理。
6. 加强食堂、饮用水管理和校园环境管理。细化食堂考核机制,激发员工主人翁精神,提升食堂的师生满意率。
7.组织策划教代会,优化年度考核方案和考核分配方案。策划开展校级工会、退休教师活动,丰富教工校园内外的活动。
(六)融合教育资源,深化合作交流,不断激活学校办学活力
1.积极落实教务、实验室、信息技术、图书室、档案室、卫生保健等其他常规工作。
2.做好精准教学联盟活动和紧密型共同体的融合研究,做好千岛湖青溪初中、余杭中泰中学的对口教育帮扶工作。积极推进杭州市千校结好示范校工作。
3.重视加强教育共建共享工作,落实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