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工作总结暨2022年度工作计划
作者: 分类: 年度总结 点击数:0
杭州市第十五中学教育集团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2021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集体创优成绩喜人
2021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杭州市“清廉教育”示范校、市近视防控特色校、市市队联办人才基地、区规范化党总支、区中小学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进种子学校、区近视防控特色学校、区档案管理先进集体以及各级各类优秀组织奖等综合荣誉。
(二)学生获奖多面广
培养具有“人格健全、人文丰厚、人生幸福”的全人格美丽学生,展现十五中学子自信阳光的美丽风采。本年度学生在体育、艺术、科技等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一年达500余人次,省市区一等奖74项。学校获市中学生排球比赛第一名,市定向比赛团体第一名,市初中组女子反曲弓单轮全能团体第五名,区第三届中小学击剑比赛男子佩剑第一名。学校被评为全国创意大赛优秀组织奖,杭州市陶艺大赛优秀组织奖,杭州市童画杭州名人优秀组织奖,两校区均获科技节优秀组织奖。
(三)教师面貌积极昂扬
“和十五,共未来。”全校老师奋发昂扬走过2021年,精神面貌佳。2021年新增:市优秀班主任1名,市教坛新秀3名,区起航3名。陈敏慧老师获提质强校说课比赛市一奖奖。陈燕燕老师综合实践说课获市一等奖。2位入选杭州市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第一批学员。1位参加正高级教师评选。学校课题分别在省、市级立项。市教学专题论文获奖5篇,区论文评比获奖10篇,发表多篇。学校连续两学年校本考核优秀。
弘扬正能量,本年度学校微信推送宣传112篇,并获得区优秀微信公众号三等奖。开展凝聚人心的工会体验活动3次。
二、主要经验与体会
(一)提升顶层设计,辐射管理效能
1.深入学习,优化过程管理,发挥模范作用。基于“十五中标准”,管理团队“重规范抓细节,重品质抓落实”,助力提质强校工作的有效开展。积极落实“双减”政策下的课后托管工作。
2. 深化党总支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突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开展多形式主题党日学习等各类专题学习,顺利召开第十三届三次教代会。
3.深化“三个自信工程”,紧抓师德师风建设。2021年学校被评为“杭州市清廉教育示范校”。开展师德师风负面清单自查及酒驾醉驾情况自查,签署承诺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及价值引领。教工大会之前开展“阳光微论坛”,共10次。
4.有序推进新集团化办学实践。完成两校区师资交流,校园文化共建,教研组备课组资源共享。
5.办有温度的学校,做有故事的教育。共塑十五中人的精神长相,结合社团文化艺术节,启动校庆75周年活动的前期准备。
(二)创新育人途径,彰显德育特色
1.优化环境,凸显“五育并举”理念
改善师生食堂、办公室、教室等工作学习环境,改造体现校园文化建设。每周晨会表彰、年级宣传栏定期宣传学生“五育之星”。
2. 重规范抓细节,重评价,重构“十五中”标准
健全“三自管理”体系,重构“十五中”标准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推进“五育之星”评价体系。注重近视防控、劳动教育,响应“洁美校园”号召,党团队携手助力美丽校园和“无废学校”建设。
3. 加强队伍建设,实施德育导师制
坚持开好每周一次主题班会,隔周一次班主任会议,班主任汇智微论坛初显规模。各年级均开设班会观摩课。陈亚芩获西湖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4. 拓宽家校融合,助力教育生态
开展家长进课堂系列活动,落实“双减”课后托管,建设“亲子520”工程,密切家校联系,改善亲子关系。建立健全集团家委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每天中午开放心理辅导室,本年度个别心理辅导一百余次,“和十五·成长心语”33期,青春健康家长沙龙6场。
(三)深化课改,创适性课堂,建初中提质强校
1. 顶层设计,完善校本研修体系
基于赵卫群校长省级课题《“五环”联动:基于实证数据支撑的教学五环节精准优化实践研究》,贴地而行。多次邀请温州市教育评估专家王旭东,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王曜君等专家引领,强化提质强校理念渗透。完善推动教师团队合作的校本研修操作体系。优化各类培训的内容、流程、形式和考核评价体系。
2. 优化流程,靶向教师关键能力
基于教学五环节,我校积极探索“有效备课-学为中心-精准反馈-分层辅导-有效检测”系统化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推动教师基于课堂学生活动设计、作业设计与反馈、命题研究及分析等关键能力提升的专业成长。
3. 层级提升,助力教师个人成长
建立引领教师主动发展的四层级教师个人成长体系。围绕“提质强校”,教师申报微项目17项,编辑多期《杭十五中提质强校项目简报》。
4. 唤醒学习力,聚焦常态课堂研究
向学习力提升要质量。“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聚焦常态课堂研究,坚持每周2节校级常态研究课。本年度随堂推门听课大约2010节。开发学习力提升微课,分层培养学生的能力。
丰富社团项目。利用课后晚托,开展学生感兴趣的自主小社团,激发学生参与。崇德中学“体育器材漂流记”被评为区“一件实事”典型。继科技俱乐部和DIY社团欢乐分团考核优秀之后,排球、定向、乒乓球、街舞社团评为欢乐分团。
5. 精准提升教学,赋能实证数据研究
利用数据平台—新步伐,由教管中心定期给出数据分析,从而做细质量分析,力求精准教学。结合学校实际,启动信息技术2.0教师培训,通过制定个性化方案,落实培训内容。
(四)精细高效,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加快美丽校园建设
1. 打造校园提升工程,助力美丽校园。注入初中课堂教学文化和柔性文化的布置,凸显环境育人良好氛围。积极配合文明城市检查,“洁美校园”评比,努力做好后勤服务保障。
2.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保障。严守校园“外防输入”的各个关口,组织师生参与防控演练,规范学生消防、地震、防暴等逃生演练,开展交通、消防、防溺水、食品卫生安全及传染病预防教育。
3.精细服务水平,强化后勤保障。定期召开膳管会,听取学生建议,改善服务质量。响应“双减”课后托管,落实专人做好晚自习放学的各项保障工作。
4.严把财务制度关,精准校产管理。规范经费预算及使用。在校产管理上,做到工作细心,认真负责。积极响应区“制止浪费、厉行节约”号召,倡导光盘行动,并启动泔水称重的检查反馈形式,强化节约意识。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充分发挥十四五规划引领作用,提炼校本研修新样态;
2.丰富培训载体,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3. 深化“学为中心”的学教方式变革;
4. 深化集团化办学,促进集团办学的文化输出、管理协同、资源共享、发展共进。
2022年工作计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精神为指导,贯彻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落实区教育局工作意见,坚持立德树人和“双负责”办学理念,把握“公民同招”等发展契机,积极探索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学校全面质量提升的路径,共同创造一所“会生长的学校”。
一、工作目标
1.提升管理,全面激发办学活力:进一步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运行机制,继续探索集团化办学多元化发展新模式,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年度目标。
2.五育并举,聚焦育人方式变革:进一步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提升十五中日常德育工作标准;加强“三自”管理实施策略,完善学生“五育之星”评价体系;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建设家长学校,做目中有“人”的教育。
3.提质强校,促进课堂教学转型:优化“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课程体系的构建,实施“十五中教学标准”;研究分层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化学习等有效实施,提升教学质量。
4.文化立校,加快美丽校园建设:寻找精神文化的渗透点和生长点,做强文化要素磁场效应;推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优化年度考核分配方案,为学校新一轮发展做好制度保障。
二、工作思路及主要举措
(一)加强班子建设,优化质量管理,深入推进新集团化办学实践
1.深化学习型组织建设,建立管理队伍“干事跟岗”制,进一步优化管理队伍,继续落实周行事历和部门每周工作反馈制,细化过程管理。
2.深入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完善学校“三重一大”等议事决策机制,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监督和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
3.深化“三个自信工程”,紧抓师德师风建设,建设清廉教育示范点,创新读书节及读书分享活动形式,开展“阳光微论坛”活动,养成情趣雅气。
4.有序推进新集团化办学实践。推进“可视化”管理模式,优化学校三层级扁平化管理机制,逐步完善两校区集团化办学文化融合,拓展两校区不同的发展点。
5.办有温度的学校,做有故事的教育。提升师生团队凝聚力,塑造十五人的精神长相,策划并开展75周年校庆的项目化活动,提升两校区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
(二)立德树人,聚焦育人方式变革,创新人格教育方法,做有故事的教育
1. 做目中有“人”的德育,发现并唤醒学生,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力研究,初步形成《杭十五中初中生学法指导校本课程》,强化学生评价体系。
2.健全德育网络,全面实施德育导师制。设立校级班主任工作室,开展班主任工作主题研修展示活动和班主任节活动。
3.加强近视防控,建立学生视力档案和视觉环境监测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启动校本青春健康教育教材编辑工作。
4.加强家校合作,开展家长沙龙活动,完成新七年级100%上门家访电访、各年级每年上门家访60%的达标任务。继续实施“十五中家长专业成长工程”,初步形成体系。
5.开展校园“五大节”活动,认真做好欢乐分团组织参与工作,落实并开展校庆75周年项目的学生活动。
(三)深化课改,促进课堂转型,形成“四元素注入”十五中课堂新样态,实施提质强校工程
1.向学习力提升要质量。研究提升 “基于自主学习目标和自我评估量规”的自主学习力的方法途径。分层培养学生的能力。
2.向四元素思维课堂要质量。优化“五育并举”的课程建设,提炼“提质强校”的课堂教学实践与做法,积累十五中各学科课堂转型的形态研究。
3.向作业管理要质量。深化作业设计研究,重点研究预学作业、课堂大任务和周末作业的设计。实施作业量班级公示制,完善校本作业电子资源库。
4.向校本研究要质量。进一步落实并提炼集体备课、校本研训活动的“十五中标准”,强化学科作业设计、命题测评等研究,提升教师领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5.倡导信息技术与学科常态课堂的深度融合,推进网上阅卷系统的使用频率。
6.丰富学科类和体艺类拓展课程,强化体艺特色、特长生培育,做实做强排球、街舞等市队联办项目,并力求在定向、乒乓球和田径类等项目有新的突破。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专业成长生态场,促进教师专业力提升
1.加强教师政治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开展庆祝第38个教师节活动,张扬教师精神。
2. 实施新一轮教师发展规划,建立多元梯度带教机制,做强“相约周日晚7点”和“好课多磨”工程,开展“四雁梯队成长”的具体实施工程,启动实施十五中“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名师”三级教师等评选奖励机制。
3.建设校本资源库,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学习培训及应用实践,部分学科尝试探索“构建实施微课助学”试点实践。
4.创设课堂教学展示平台,积极承办区级学科培训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支持教师参加高水平学科活动,组织一到两次的省、市教改先进学校考察学习。
5.进一步做好区(校)名师工作室建设,提升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的竞争力。
(五)精细高效,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加快美丽校园建设
1.进一步做好美丽校园、洁美校园建设,逐步创设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资源教室,设计开放式图书馆与阅览室。
2.积极谋划2022年校园维修项目实施,进一步提升崇德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品味,有效落实设备采购、入账、安装,并精细做好2023年经费预算工作。
3.扎实校园安保工作。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规范学生消防、地震、防暴等逃生演练,开展交通、消防、防溺水、食品卫生安全等教育。
4. 健全后勤精细化管理标准。规范实验室、图书馆、信息技术、医务室、档案室等专用室设施设备配备和固定资产管理。
5.组织策划教代会,进一步优化年度考核方案和考核分配方案。策划开展校级工会、退休教师活动,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六)融合教育资源,深化合作交流,不断激活学校办学活力
1.结合精准教学联盟活动,强化与袁浦中学紧密型共同体的教育教学融合研究。做好凯里四中、凯里二中、千岛湖青溪初中的对口教育帮扶工作。
2. 重视加强教育共建共享工作。加强与社区、派出所、交警、城管等部门联系,落实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推进杭州市千校结好示范校工作,做好国际化示范校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