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区域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共同研讨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工作室成员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1月7日下午,陈苍鹏特级教师工作室相聚嘉绿苑中学进行科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十三中科学教研组组长、浙派名师培养对象郑建新老师莅临指导,活动共有三个环节:课堂教学展示、点评、专家讲座。
首先,由嘉绿苑中学的李波老师从《离子的检验与共存》着手,带着同学们一起复习酸碱盐的基本性质。课堂开始,先让同学们自主梳理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理解检验试剂的选择由离子的性质决定。同时,梳理哪些常见离子不能共存,构建出常见离子之间的关系模型。
在教学中,发现“区别盐酸与硫酸”,学生无法明确到底是从氯离子着手,还是硫酸根着手,因此,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直观观察比较选择硝酸钡和氯化银的现象区别。从而突破学生的易错点,理解它们的本质区别。接着趁热打铁,通过“硫酸中有少量盐酸的检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离子鉴定中,先除杂后检验的思维方法。然后,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应用所学的知识。整节课李老师尽可能地创设一些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提升学习兴趣;并能充分运用同屏等技术,让学生的即时生成,能更有效地促进课堂的交流与讨论。
接着,由周浦中学林银祥老师展示《金属与金属材料》复习课,整节课以“先学后教,以生为本”的理念,从学情出发,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精准。这节课的设计主要围绕五个常考点:合金的概念、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的应用、金属的冶炼、金属的防锈与保护展开。从整体上看,设置“课前预习”环节,构建知识网络,巩固基础知识;课中合作交流,采用“典例例题一方法点拨一跟踪训练”三个环节,让学生了解考试的题型、难度,在学会基础知识应用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审题,析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复习效率。课后进行历年中考题的演练,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提高学生信心。
最后,由十三中的科学教研组组长、浙派名师培养对象郑建新老师为大家进行“如何进行初三课堂复习”的专题讲座及对两堂课的点评。郑建新老师认为期末复习应从中考出发,清楚期末必考内容---考什么,怎么考。比如:化学部分:酸碱盐的性质(本质上是离子的性质,包括检验,除杂,提纯)、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金属的性质(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明某些现象和实际应用)、物质的转化等;物理部分:机械能守恒、功和功率、简单机械、电功和电功率、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等;生物部分: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酶的实验、心脏、血管的结构、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等都属于考试的必考点。怎么考:郑建新老师根据不同的题型进行了针对性的复习策略的讲解,如选择题复习策略:要注重基础,辨析易混概念,复习要细致阅读课本,在脑海中建立科学知识的脉络,特别对于易混的概念能清晰,比如: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碱与碱性溶液、功和能、温度、内能和热量等。
本次活动通过观课、评课和交流,从实际出发,研讨提升复习课实效性的策略方法。通过活动,取长补短,专家引领,共同探讨,老师们认为本次活动非常及时、有效,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