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培训材料(二)——如何解决展示课堂的耗时问题(转载并修改)
      当前文章分类: 首页>教育科研>科研资料
更新时间: 2012/05/28
阅读( 0) | 评论(0)

无需回避,从知识效率或者说某一课的教学进度上来讲,智慧课堂由于具有交互性、合作性、探究性、实践性要比知识课堂(教师单向传递,灌输讲解,题海战术)要耗时多,进而会影响到教学进度。如:本来一课能讲完的内容无法结束。同样,注重展示的课堂也有这一问题存在(而不是弊端)。这是许多教师顾虑而不愿意采用新的学习方式的因素之一。

    对于的问题,除了我们要正确认识教学效率的真实内涵,认识储蓄式知识观发展知识观的不同,正确看待教学中问题外,也要拿出切实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否则,在目前考试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下,注重实用主义的老师、学生们是不会自觉进行课堂改革的。

    在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中,人们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两种方式来解决这一困扰老师们难题。一种是以洋思中学当堂训练、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方式来提高效率,减少课堂消耗,这种方法实质上通过加大课内训练量来取代课外作业,提高教学成绩,因此,在人们赞扬这种经验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对这种方法持批评意见,认为是依然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另一种方法是以杜郎口为代表的学生展示方法,通过兵教兵兵练兵提高课堂训练量(说,写,演),提高教学成绩。由于教师作用的减退,杜郎口方式也遭到了不少人的怀疑。因此,需要我们根据先进教育理论,综合不同模式,创造自我模式,来解决这一重大问题。

    强调智慧二字,一是承认并正视展示的耗时问题,二是寻找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说来,就是:

    1、展示具有选择性。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智慧,不是以量取胜,不能由过去的题海战术变为展(示)海战术,即:要根据教学总体目标和教材内容选择性的展示,而不是课课展示、条条展示,部分节、目或一课中某些内容就可以不采用展示的方法。对此,我认为要有三不展示原则,即:(1有口难辩的问题不展示(理论性过强,学生难于掌握、理解、表达,需要教师讲解说明、提升、点拨的问题不展示);(2一看就懂的问题不展示(问题过于简单,没有多少思维价值,很难体现学生创新价值的问题不展示);(3收效甚微的问题不展示(不符合课堂实际,消耗时间过大,学生付出过多而能力提高甚微的问题不展示)。

    2、过程细节要优化。对展示细节要打磨,过程要优化,适当限制学生展示时间提高学生的时间、效率意识。只有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减少不必要的冗余内容,减少不必要教学环节,才能解决的问题。这需要精心准备,加强督察,指导方法,熟练操作,当师生都能得心应手的采用展示方法时,效率自然会提高,时间自然消耗少,课堂容量自然会增加。不过,这需要教师智慧和适当训练。尤其,在实验初期和新一届学生实行这一方法时,必要的付出也是难免的。

    3、现代教具巧利用。多媒体和现代化的教学用具能够增加信息量,加大课容量,这是不争的事实。条件允许的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教具、学具,不能运用先进的方法而采用落后的设施,或者说有而不用用而不精。没有条件的学校和老师,要土法上马,想想东庐中学的讲学稿不就是传统的印刷方式吗?杜郎口的小黑板不就是传统的教学具吗?关键是我们要因地制宜、智慧运用。怕麻烦就只能落后,这种道理我们都明白,但是否都在改变呢?



 

杭州市丰潭中学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33010602002719号

杭州市丰潭中学 (C)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市丰潭中学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33010602002719号

杭州市丰潭中学 (C)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