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家校携手,守护花样青春”主题家长会
【 作者: 杨旭  发布时间: 2020-12-24 15:50:55 】

 

青春期,在文学家眼里是“人生的花季”;社会学家眼里是“多事之秋”;在心理学称之为“仇亲期”;而在普通人看来,就是“逆反期”。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无不说明这个阶段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

2020年12月23日晚,虽是寒冷的冬夜,但在浙江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报告厅里却是暖意洋洋,在小学部德管处的组织下,我校负责家长学校及青春期教育的张红梅老师为小学部五、六年级的家长作了以“家校携手,守护花样青春”为主题的家长会。


 

会议伊始,张老师向大家列举了青春期孩子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行为,并从专业角度分析了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帮助家长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张老师还对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为家长总结出了“家长与青春期孩子建立连接的七个方法”和“亲子沟通经典八问”。

七个方法即: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并与之共情;倾听并保持好奇心;别再担心别人怎么想,要做对孩子最有利的事;用鼓励代替羞辱;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和你一起专注于解决问题;和孩子一起建立相互尊重的约定。

经典八问即:事情的经过是什么?你现在的感受?你想要怎样?你觉得有什么办法?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你决定怎么做?你希望我做什么?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


   

家长们听完张老师的讲座后,纷纷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作出积极的反馈:

陈若尘妈妈: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所面临的问题也并非是我说你听的那种状态,从生活中的细节到学习中的困惑再到以后人生社会中的定位,那可谓是一门学问。今晚,听了张老师的青春交流会,还是深有感触。改变“旧式家长”的模式,给予孩子信任,尊重孩子的想法。当下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那才是必要的。彼此恰当的交流才是突破一切问题的所在,从孩子感兴趣的点聊起,用朋友之间的关系来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用探讨的口吻进行交流,从而解决各种问题。是母亦是友,助孩子开心度过青春期,我想这或许就是最好的关系状态吧。特别感谢学校的这次组织的学习活动!

 

叶含怡妈妈:平时在家,孩子的很多行为、言语的表现,我一直在压制她,总觉在她这个年龄不该出现,总以我们自己那个年代的观念来判断。今天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才明白这就是青春期。经过这次关于青春期的讲座学习,我们做家长的确实要好好的反思,学习关于这方面更多的专业知识,让我们更科学、更理性对待孩子,促进与孩子的关系,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心里,让我们成为孩子最亲近,最可信的朋友。

 

李翱翔妈妈:感谢学校安排的青春期家长会,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情绪不稳定、叛逆等,平时我们也不能光注重关心孩子的学习,也要同时关心孩子的心情和情绪。这次的学习让我懂得了怎么和孩子沟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孩子要多一份理解、宽容和信任。感谢老师!为孩子们辛苦付出,谢谢!

 

费蕊爸爸:听了张老师的讲座,作为家长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和教育他们,要多理解他们和宽容他们,多鼓励,少指责。感谢学校!感谢老师!

 

崔烨爸爸:作为家长我感觉收益颇多,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而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家庭教育是一种“培根教育”。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学会等待,静静地等待孩子逐步成长。要善于观察,在孩子偶尔偏离轨道时及时帮助他们回归正道。

 

刘欣梦爸爸: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这些总结都是压缩的干货,精华,很是受用。教育孩子是门大学问,语言的艺术太重要了,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往往说的都是孩子不爱听的话,孩子青春期,咱自己更年期战斗一触即发,先自我修炼吧,等脾气没有了,就能和孩子好好说话了,那教育孩子就不是问题了!

 

李家仁妈妈:关于青春期,我一直后知后觉地以为孩子还没进入,因为他一直单纯善良,今天听了讲座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他已经开始长大了,只是慢一点而已!

回想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发现原来自己是“旧式家长”!给孩子许多的关心而不是尊重;更关注孩子的成绩而不是能力;总是不放心而剥夺了很多他自己动手的机会……

也许短短的一小时我还不能完全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过在以后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会时时想起今晚老师话,争取做一个合格的“新式家长”!感谢学校!感谢老师!

 

 

家长的感言让大家觉得冬天的夜晚并不是只有严寒和寂寥,还蕴藏着无数的美丽,这种美丽来源于内心,是内心深处一股袅袅的炊烟。就像晚祷的钟声,远远传来,对孩子的教育需要家校联动,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