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联盟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及作业命题能力,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单元整体视角切入开展课堂研究,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任务单的设计,促发学生思维品质培养与发展,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合作思维。同时,对作业与命题开展专题研究,选题范围:单元作业的设计研究、单课作业的设计研究、实践作业的设计研究,特于2023年5月19日组织本次联盟活动。
第一节由商佳佳老师带来的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第一课时Dinner at home.商老师基于单元整体,以问题引领,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思考处理文本,通过tips引导学生运用听读技巧进行学习理解活动,并引导学生挖掘图片和话语背后隐含的情感意义。课堂最后,商老师引导学生以主情景图为抓手,引导学生理解家庭就餐时家人间的相互关心并进行分层表达。
季老师展示的内容为Dinner in the restaurant,整节课教学流程清晰,语言学习环环相扣。基于单元整体视角,季老师从Sarah's family has dinner at home复习旧知,到Sarah's family has dinner in the restaurant学习核心语言,再到Zoom has dinner in the restaurant 操练巩固新知,最后到学生分享自己的晚餐,迁移运用所学知识,最终实现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
在两节精彩纷呈的课堂之后,来自保俶塔实验学校英语组的潘怡老师开始了她的讲座,主题为:《大单元整体下的思维品质课堂:课中-课后链式任务单设计》。 潘老师从单元整体设计的角度,从剖析单元目标及单课目标开始,探究了如何巧妙应用任务单来为课堂目标进行服务,并从不同的作业设计类型进行分析,为任务单赋予了“课中-课后”的链式反应。
俞舒漫老师的《T·R·E·E项目树:小学高段英语项目作业的设计与实验研究》聚焦日常英语教学,发现作业设计依旧存在“作业设计缺创新”,“作业实践少体验”,“作业评价鲜针对”等问题。因此,她基于PBL理念,形成形成“T•R•E•E项目树”作业设计模型,通过短项目、长项目、跨学科项目靶准“Target”作业目标定位,通过增幅资源、重构类型、梳理形式三大脉络创新“Research”作业设计,通过总结推行策略,探究流程,呈现途径落实“Explore”作业实践,通过引入三层评价主体,三力评价思维,三性评价增量反馈“Evaluate”作业评价,旨在立足学生发展视角,落实学生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全面素养的培育。
最后由倪勤校长从任务教学的角度,对整场联盟活动进行点评和总结,她指出: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采用知识点讲解的方式进行灌输,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英语知识,使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只是通过背诵的方式掌握所学知识,不利于他们英语能力的提高,使他们的英语思维禁锢在单一的学习方式中,不能深入思考和分析教材中的知识。通过本场的学习研讨,建议教师们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竞争氛围,让学生把学习任务作为一项挑战,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通过阅读教材内容深入分析,掌握更多的新知识,促进他们对英语知识的运用和内化,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能够主动向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发起挑战,通过深入思考掌握所学内容。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设计,使他们在预习环节、学习环节、练习环节、复习环节都有任务作为驱动,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明确的方向,使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扎实的英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