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实践四感三层
今天聆听《金孔雀轻轻跳》《草地音乐会》《彝族风情》,这三节评优课。通过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与感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达到美育的功能。这一理念是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全过程的。在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实践四感三层,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情感内涵和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二、以音乐要素为线索,体验四感三层
三节课把音乐要素作为教科书纵向深入的线索。在由浅入深的安排上,还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用生活经验逐步帮助学生转化为音乐概念的形成,这样有利于学生对音乐要素的理解。在诸要素中,首先切入的是节奏要素,节奏体验,律动感知(为歌曲或乐曲伴奏)。旋律要素,通过长音接唱,乐句接唱,找相同乐句,层层叠加。音色要素则是,通过歌声来表现歌曲的情绪,不同的乐句情绪的区别。呈现方式同样是:预设、认识、复习、巩固,螺旋式的推进。
三、以律动体验为入口,突出音乐实践
三节课音乐审美体验与文化领悟能力,通过律动的方式进行音乐实践:节奏训练从“x、xx”开始,到“xX”。聆听作品侧重于让学生能根据音乐的特点展开联想或想象,感受乐曲表现的不同情景,教师特长充分展示。在学生建立了必要的声乐、器乐音色听觉技能后,审美能力也将会随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