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活动
可见的学习 可见的教学 有效实现深度教研——记杭州市行知一小、二小数学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0-10-30   作者:

 

1029日,行知一小、二小的数学老师们相聚一堂,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依托学校大课题《大数据视域下儿童内置“可见的学习”》,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主线,通过“两校区选定同一课题——分校区自主设计教学流程并团队磨课——观摩课——卷入式研讨并分主题汇报”等环节,帮助数学教师潜心研究激活教材,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转变教学思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本次授课的老师分别是一小的陈文苑老师和二小的杨然老师。两位老师就《四边形的认识》一课,设定了相同的教学目标,却有着不同的教学构思。

陈文苑老师的课,首先通过前测反馈,在对比与辨析中加深对四边形内涵的认识,特别关注了凹四边形以及图形转动后不影响图形本身等问题。然后借助钉子板创造一般的四边形以及特殊的四边形——长方形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有了深刻的感受,同时帮助学生积累了研究图形的经验——可从边和角来研究图形、以及研究边的多种方法——折一折、量一量、借助钉子板数一数。最后让学生感受面在体上,并能基于数学思考进行猜想,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发展逻辑思维。

杨然老师则是先从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入手。基于前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借助导图从边、角进一步理清图形特征与关系。继而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通过写一写、画一画、标一标、折一折来自主验证这些特征。通过小棒搭一搭创造四边形,再动手改造四边形,可以是改变角,也可以改变边,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之空间观念、推理能力的培养。

两节课后,是精彩的主题研讨与汇报。

中段组的代表徐佳杰老师进行的是前后侧数据分析汇报。徐老师先从么是效应量,如何求效应量,效应量有什么用,如何根据数据来判断等向老师们进行了介绍。进而结合两堂课的效应量,具体分析是教学的哪些环节促成了如此的增量,是教师的哪些行为导致了增量的不同,总结出其实每一个知识点以及数学能力的增量背后,学生活动教师活动都是推手。当然,也带给老师们思考:增量还可以更大吗?我们的课堂到底在追求什么?3.还有哪些可以可视化?

高段组的代表李雅南老师进行的是教师之“可见的教”汇报。李老师指出,本学期我们的教研发生了改变:一节课蔓延到整个学期,对象由一个人为主到全体参与;从主观评价到主观评价客观效应量分析相结合,从前测设计到前测后测设计,从依据经验判断到有数据支撑等更理性的看待课堂教学成效与教师课堂行为之间的关系,更科学地借助数据支持来调整和再设计教学策略。李老师也从两节课的诸多不同设计分析中找到共同之处,即两节课的操作路径都有前测→分析→操作→反馈→辨析,在教学概念课时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复制、可操作的教学路径。

低段组的代表沈叶萍老师进行的是学生之“可见的学”汇报。沈老师从学生的起点分析,指出两位上课老师都能基于前测,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不知道的以及困惑之处又在哪里,从而选用合适的学习材料并设计自己的教学。进而沈老师聚焦课堂,从两节课的学习路径、学习素材、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和学习增量的共性和个性来进行具体分析,带老师们一起回顾两节课中孩子们的学习是怎样发生的。沈老师提出,深度学习是一种行走方式, 是一种向上姿态, 是一种生命拔节。把学习过程拉长一些、拓宽一些、丰满一些,学习的过程才能深入,知识的建构才能深刻,能力提升才能明显。

最后,区里专家俞玲萍老师进行了深入的评价与指导。俞老师充分肯定了行知数学教研组的本次活动,体现了全员参与、全员卷入,前有学习、中有实践、后有思考,同时能够多角度研究与分析。俞老师评价两节课都能根据学生已有基础,关注数学核心素养中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的培养,也都能关注学习方法的提炼,让学生能够对四边形进行顺向、逆向的研究。当然,教无定法,俞老师鼓励老师们在教学中要多尝试、多思考、多研究,进而提高教、学、研水平。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行知数学教研组在孙英老师的带领下,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其中的每一位数学老师就是在这样的分享、共进教研氛围中,不断收获与成长。

 

免责声明
杭州市行知小学校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杭州市行知小学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市行知小学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杭州市行知小学校园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杭州市行知小学校园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市行知小学校园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市行知小学校园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