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文一美术组在云上分别刘盛颖老师主持的校级课题《基于多元解读的美术欣赏教学策略研究》、张飞雁老师主持的《小处着手 深处感悟:小学美术欣赏课“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廖淑香《 基于任务单的PBL教学实践研究——以小学中段服装设计课堂为例》、对李冬梅老师主持的区小课题《应物·象形:小学美术基于造型表现的“童心亚运”创绘策略研究》进行了中期汇报,迎着杭州的初雪,天气虽然寒冷但是老师们的研修热情却非常高涨。
刘盛颖老师从多元解读美术欣赏教学,通过分析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多元解读概念、现象及理论依据,着重研究欣赏教学实施多元解读的策略,并做出以此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教学案例、论文等一系列的研究。在实施多元解读策略中,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文化情境创设铺垫基础、体验式教学落实实践、发展性综合评价巩固成果。
张飞雁老师从体验式学习入手,注重美术新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引导学生通过身临具体情境或亲身实践,体验、感受美术课程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领悟和认识,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通过视觉赏析、听觉体验,直探名作 对话生活,互动激趣 对比感知,品读内涵 感悟意境几个方面深入开展研究。
廖淑香老师从环保角度开展课题研究,针对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很多物品的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像我们的衣服,更新换代,每个季节会有新款出现,更换的衣服数量非常多,以至于不少的家庭都堆积了旧衣物。对于这些旧衣物的处理,很多都是丢弃或者送人,其实旧衣服还可以再次被改造利用。廖老师利用我校小小服装设计师拓展性课程面向学校三四年级的学生,用旧衣服进行服装设计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打造“无废校园”。
李冬梅老师介绍自己的项目研究通过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中的“童心亚运”创绘活动的实践探索,结合谢赫“六法”中应物象形中的理论指导,研究出一系列提升造型表现能力的策略并加以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素材观察能力、让学生发现造型方法表现力、让学生学会巧用素材增添创意。策略从多维度打开学生的创意造型能力,并以“童心亚运”主题绘画为基点学会方法,让学生一点辐面,提升创意绘画的表现能力,帮助学生解决造型难题。
在教研组长刘盛颖老师的带领下,老师们纷纷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对后期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指导,在后期课题的进一步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次研讨气氛浓厚,科研热情高涨,体现了文一美术组老师们美研美学的精神。相信在老师们一起努力下一定会让我们的研究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