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2日,文一教育集团青年教师“青蓝项目”培训在文一街小学秀水校区拉开帷幕。为帮助青年教师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提升班级管理的业务技能水平,促进其专业成长,我校将持续不断围绕“提升教育品质,提高有效教学”为主题,为2022学年入职1—2年的教师开展专业培训。
活动伊始,冯卫芳副校长介绍了本次培训活动的主要内容,强调了目的和意义,并提出了活动的要求,也寄予了青年教师认真抓实“教学五认真”的殷切期望。认真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一节完整的课堂,要精心准备,反复推敲,从学生出发,渗透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认真上课,提高课堂效率,每周至少一次互相听课;认真批改作业,学习先进的作业评价范式,让作业变得更合理,评价方式更新颖;认真辅导学生,要求教师综合分析,分层辅导;认真评价学生,学习如何全方位全面地评价学生,强调教师反馈的及时性,发挥学生自我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培养其职业责任感和幸福感,促发其专业成长动力,青年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自己入职以来的课堂经历和班级管理经验进行了分享和讨论,并根据讨论结果绘制思维导图。各小组成员上台展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第一小组率先进行发言,成员围绕“我的第一堂课”展开,提出了新教师在第一堂课中遇到的问题,主要从课堂回答、学情把握、环节设计、学生参与、教师提问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提出的问题,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思考,想了多种解决策略。第二年的教师也毫不吝啬地把教学经验分享给第一年的新教师,教学就是在经验分享中,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
第二小组组员随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备课方面,李老师结合推门听课的经历,强调备学生的重要性,三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上信息课程,兴趣浓厚,但基础较弱,因此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尽量简化语言,便于学生理解。在课堂用语方面,孙老师结合推门听课的经历,提出英语课堂教学语言应该不仅要注重真实地道,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赵赉赉老师分享了一些自己的收获,如课堂环节时间的把控以及项目化教学背景下如何精简教师话语,把课堂还给学生。最后,徐老师谈了自身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向所有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建议:1.多丰富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2.多请教师父,学习经验。
在第三小组的讨论中,倪老师针对拼音教学问题,做了简单阐述。她在拼音教学过程中,遇到两个问题:1.如何将抽象化的语言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有具体的、可感的体验?2.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结合课例分享了自己的改进经验。接着,章老师以《拍手歌》为例,具体讲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她强调小组在合作时要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确保人人参与,人人发言。最后,鞠老师总结了两节课的共性问题:教师牵引太过。她认为,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接着,鞠老师又从问题情境化、预学单、学生提问和学生主持等具体方面来阐述了生本课堂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
最后,第四小组成员就自身的公开课经历分享了成长感悟,在新学期中,他们对新教师这一身份有了更深的领悟。季童童老师从班级管理角度出发,比之高段的学生,对待一年级学生,需要采取更多有效措施来实现育人目标,比如教师下达口令,务必通俗易懂,学生行动才能落到实处。只有从学情出发,关注学生需要,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助力。贾欣然老师抓住“情境化教学”的概念,分享了自己在上课时的感悟,认识到了在真实课堂中创设情境的重要性,认为在后续的学习中要逐渐将理念落到实际教学中,及时回顾反思,促进自身成长。
“对青年教师来说,技能始终是安身立命之本”。冯卫芳副校长也对新教师个人、团队的建设与成长上进行了引领和总结,指出青年教师应想清楚三个问题:“想要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冯校长提出青年教师除了苦练教师表达能力、掌握班级管理方法,熟练说课等技能,还要不断寻求课堂变革与整合。在身份认同上,青年老师应该有执行力、能担当,积极寻求构建和谐的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心理疏导上,找对人聊天、找准场合说、多组织活动、心平少攀比。在教学上,青年老师应当落实“教学五认真”,带着问题意识、创新意识、落笔意识去听课备课上课,学会整合归纳优秀教师经验与理论,结伴历练进步,鼓励一月一晒课。
此次培训旨在加强我校新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升执教能力和执教艺术,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尽快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工作。培训会后, 新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虚心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教育教学能力。我们也相信,在文一街小学优秀教师们的引领下,在教科室与校长室的指导下,新的一批班主任会快速成长起来,与孩子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