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一科学组信息组:潜心磨课题 科研促教学
[作者:     发布时间: 2024/06/28 15:15:56]

2024年6月28日下午,科学组和信息组在科学教室1开展了课题研讨活动。组内老师积极参与课题撰写,每位老师都分享了自己的课题。

     李嫣昉老师主持《“PIS法则”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项目化的应用研究》的课题。旨在“双减”背景下,实验的项目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实验活动,学生亲身经历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活动评价等环节,提高科学素养。但目前的教学中,存在周期冗长、难以操作、缺少器材等困难,导致实验的项目化活动难以系统开展。本课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以达到摆脱传统教学时长的限制、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提升实验技能的水平。通过“项目前测、了解学情,确定实验教学项目化学习的起始点”、“项目实施、推进研究,雪顶实验教学项目化学习的生发点”、“项目评价、完善研究,达到实验教学项目化学习的升华点”,完成课题的研究,真正提升学生的实验水平和科学素养。

沈雨婷老师主持《全程科学+:素养导向下小学低段科学味融合性试题的创编与实践》的课题。文中对“学科拼盘”式的期末非纸笔测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了改进的方向。特别是提出“全程科学+”的理念,强调了在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素养发展和跨学科的融合性。这种融合不仅是知识的简单叠加,更是通过真实情境下的探究和体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沈老师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有着强烈的实践意义。她通过分层梳理、寻找交集、编撰试题等具体步骤,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融合性试题设计框架,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实施。

郑嘉城老师主持《C·C·I进阶:指向思维发展的小学科学中段实践作业的优化研究》的课题。在当前小学科学教育中,中段学生的实践作业往往存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缺乏挑战性和趣味性等问题,难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本课题《C·C·I进阶:指向思维发展的小学科学中段实践作业的优化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研究和实践探索,优化小学科学中段实践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李一航老师主持、潘海富老师参与的课题《问道·用器·造境:“双新”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嵌入式实验教学实践研究》。根据现阶段信息科技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三个问题:教学内容抽象,理论多内容涩;专业实验难开,时间短器材少;课堂活动单一,考察强实践弱。提出问道于生,盘活抽象概念、用器——善用器材,嵌入实验效能、造境——创造情境,从实验到实践三方面的解决策略,预设达到从知识性课堂到探究性课堂的转变,盘活抽象概念,强化实验性能,实现深度学习。

       课题研究是课堂教学的基石,课堂教学为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两者相辅相成。通过本次课题的交流研讨,每位老师都会自己研究的课题有了新的认识。



上一篇: 文一英语组: 课题开题论证会
下一篇: 云庐校区:赋能心灵 呵护花朵——云庐校区课题开题论证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