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2022年是文理中学开始独立办学的关键一年,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按照十四五规划的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完善课程体系,努力提升办学品位,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凸显办学特色,丰富办学内涵。
二、主要工作目标
1.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以规范促成长、以规范促教学、以规范促发展”,狠抓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大力实施“全员德育”,形成风清气正的文理中学校风学风。
2.持续开展基于真实课堂的教学改良实践研究,努力建设好一支踏实、勤奋、团结的教师队伍。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依托智慧教育与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主题研讨培训。进一步完善老中青梯级教师培养体系,加大中间层级教师的培训层次和力度,强化教研组基本建设,以研促训、拓宽视野、创新教学实践。通过教师教学评价改革,引导教师立足教学岗位、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3.规范与加强后勤保障工作。加强后勤团队的建设和培训,强化行政后勤的服务意识,增强后勤人员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做到“心中有老师,心中有学生,心中有员工”,更好地为师生的工作与学习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师生满意度。
三、主要措施
(一)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构建“三全”育人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结果为导向,做好“五好学生”评选,优化“德育币”制度,把德育的过程性评价细化落实。围绕“体育、科技、德育和书香”四大校园主题活动,结合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创新劳动教育等主题,开展德育系列活动,丰富德育活动载体。做优劳动教育工作,每月主题居家生活劳动、校园社会劳动、实践创新劳动相结合,培养劳动意识,搭建学生真实体验、实践和展示的平台,促进德育活动特色化,提高德育活动育人功能。
2.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建立健全校内作业每天公示制度、教务处每周作业检查制度、备课组作业统筹协调制度,提高作业管理水平,确保作业总量不超标准。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知识归纳、整理纠错、制定计划等学法指导,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完善课后托管服务,更好地为学生和家长服务。
3.完善评价体系,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分类走班和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面向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更关注过程性、发展性评价,深化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兴趣发展方向的分层、分类相结合的走班模式,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让学生以更强的自信心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开设社会性科学议题、项目制学习分类走班教学班,提升学生思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向有科技、体育、艺术特长的学生,安排特定时段组建教学班级,开设特定方向的课程,进行特长培养。
4.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培育精品课程。着眼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优化电子科技制作、生物组织培养、机器人、攀岩等精品拓展课,把拓展性课程作为深化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基于学情,做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在各学科尝试进行教材整合再开发,完善分层作业、分层评价。促进学校课程整体育人功能的提升,推进我校特色化、多样化发展。
5.做好做强体育教育工作。保证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每年开展秋季田径运动会、迎新年趣味运动会、学期期中集体运动比赛等4次以上全校性的全员体育活动,增强体育活动的全员性、趣味性、有效性。分年级开展校园足球、篮球、排球、橄榄球比赛,组建羽毛球、攀岩校队,提升竞技水平。定期评选各类运动达人、金牌团队,并在显著位置展示,引导学生崇尚运动健康。
6.做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开展好家长学校、青春期教育活动,做好心理健康排查、预警和干预疏导工作,结合主题班会课、学校德育活动教会学生正确对待、处理遇到的困难。
7.丰富艺术教育和评价手段。学科教学和社团活动、班级艺术活动相结合,统筹学科评价、竞赛和艺术展演,利用好节日教育载体,开展“五四·迈好人生第一步”演讲比赛,“六一·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十一·我的学校我的家”摄影作品比赛,迎新书画展、音乐会、歌舞汇演、话剧展演等活动。
(二)持续进行教育教学改进,激发学习变革
1.探究高品质课堂,把准教学脉搏。健全强化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加强教师培训,重视教学研究,持续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项目制学习”、“学思课堂”实践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育理念,以高品质课堂激发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每次班主任例会上开设15分钟左右小专题培训,以老带新、以能带新,讲座和研讨相结合,多渠道地开展班级管理经验交流活动,促进班主任管理能力的提升。
3.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加强作业设计教研体系建设,将作业设计与实施、批改与反馈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内容,根据学生特点整合学科资源,形成校本作业、校本评价资源库,切实提升教师作业设计实施水平。
4.培育精品校本课程。进一步提高精品课程选修学生的评优比例,努力建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在现有“蜗牛文学社”、“生物组织培养”等精品校本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并精心打造,成为精品课程。
(三)强化服务能力,建设绿色校园
1.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梳理完善校园安全制度和保障措施,建立分级日检、周检、月检制度。安全教育系列化、流行病防控常态化,定期开展防灾演习。
2.强化后勤管理服务能力。完成透明厨房建设,确保食品安全。提升就餐环境,聘请营养师、家长代表参与食堂管理。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加强设备管理,避免浪费。统筹开展爱国卫生、垃圾分类、节能减排、节约粮食等工作。完善考核制度,提升后勤服务意识和水平。
3.丰富工会活动,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开展多样的教工社团活动、文体活动,丰富活动内涵,增进教职工之间的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发展,推动幸福校园的建设与发展。
杭州市文理中学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