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缅怀革命先烈,继承英烈遗志”。
仲春将去,暮春当来,杨柳依依,细雨纷纷,又是一年踏青日,又到一年清明节。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清明节承载了追思怀远、祭奠先人的重要功能,只是,这里的先人,不仅仅是自己的祖辈,还包括了那无数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生活小康而前赴后继、舍身忘我的革命先烈。
因而,除了扫墓祭祖之外,还有人在清明节到烈士陵园祭扫,鞠躬致敬;又或者去纪念馆参观学习,重温党史;即使因为疫情不能自由外出,也在网络上发起活动,帮英烈“回家”……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寄托着无尽缅怀,激荡着共同心声——昨日荣光,热血铸就;今日山河,吾辈守护!
是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恰如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无论我们走多远、走到多么光辉的未来,先辈遗志时刻不能忘、红色基因须臾不能丢!
我们不曾忘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铮铮铁骨、“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泣血誓言、“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战斗不息、“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慷慨从容。革命战争年代,多少共产党人刑场就义视死如归、身陷囹圄不改其志、赴汤蹈火鞠躬尽瘁,甘为民族复兴、国家进步做“人梯”,他们的付出,我们不曾忘记。
我们不能忘记,“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遛达边说话也行。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们不能忘记,“我民则富,我国则强,英灵所视,既乐且康!”
我们不敢忘记,世界从不平静,但他们挺身向前,默默守护。“边关有我、祖国放心”,戍边英雄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的笑容,我们不敢忘记;中国海军之父刘华清上将踮起脚看别人航母的样子,我们不敢忘记;“这里是81192,这里是81192,我是驾驶员王伟,我已无法返航,请你们继续前进”,海空卫士王伟的最后通话,我们不敢忘记;“灾情就是命令,我们选择奋不顾身”,汶川地震,九八洪水,人民解放军铸就的血肉长城,我们不敢忘记。一代代军人以血肉之躯担起山河之重,“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赤子初心、“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忠诚勇敢,我们不敢忘记!
我们不愿忘记,那些与病魔较量、献出生命的白衣战士,那些无私奉献倒在最前沿的党员干部,那些顽强抗争、不幸病亡的骨肉同胞……他们将小我融入大我,在这场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长眠于风雪,却种下了春天。他们是与我们血脉相连的骨肉、生死相依的亲人,更是闪烁于时代星空的英雄阵列,我们不愿忘记!
我们从未忘记!吉鸿昌、赵一曼、夏国璋、蔡炳炎、杨靖远、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抗联十二烈士……这份长达一千零九十五行的名单,正是由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除了他们,我们还记得更多!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奋斗没有终点,只有一个个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作为学生,新的征程,就是学习的征程,我们要充分继承革命先烈的“红色基因”,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让烈士精神的“养分”滋养中华民族的血脉,永志不忘伟大理想,不断激发奋斗伟力,以信仰之光照耀前行之路,用自己的成绩交出最完美的答卷,让我们共同谱写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时代英雄史诗!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