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践行绿色发展 促进绿色消费》。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要实现绿色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绿色生产方式,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减少生态破坏。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明确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同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话题,2022年1月21日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奢侈浪费得到有效遏制,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到2030年,绿色消费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市场主流。
绿色消费又称“可持续消费”,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绿色消费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绿色消费是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
具体而言,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三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
诚然,绿色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性消费,是带着环境意识的消费活动,但是践行绿色消费观和理念目前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要解决和突破,比如:人们的意识还不到位,个人消费需要对环境负责任的观念没有建立起来;管理机制上的缺失,许多产品至今没有统一的绿色检验标准、认证机制,导致绿色市场上鱼目混珠的现象出现,使一些消费者失去购买绿色产品的信心;市场经济下企业推广的方式和目的是倡导尽可能地让人们多消费,导致过度消费乱象丛生。
从基础层面上来说,绿色消费关乎人人,勿以善小而不为,绿色消费是全民普及,更加是要从身边的小事着手,聚沙成塔。诸如:喝过的饮料瓶放入可回收进行加工二次利用、随时做到关水关电、饭菜吃多少点多少拒绝不必要的浪费、尽量选购绿色产品等等。
从更高层面上来说,要践行绿色消费,就要强化生态保护与资源节约意识,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灌输以及对绿色消费知识的普及,同时还要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多媒介的宣传方式,要充分运用社会新兴的传播媒介,要加大科学技术在绿色消费中的应用,促进绿色消费市场体系的构建,要创新消费理念,培养消费者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众所周知,学校是能源消耗大户,节约潜力巨大。作为学校的一分子,我们应该养成勤俭的习惯、倡导节约的风尚,承担起节约资源、杜绝浪费的责任。建设绿色校园,既是全面贯彻国家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要求,又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此,我们向学校的每一位成员发出倡议:
一、做节能减排的倡导者。要增强能源忧患意识和节约环保意识,增强节约资源的自觉性、主动性,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文明、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学习、掌握节能环保知识,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
二、做节能减排的实践者。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把节约当作一种责任,实现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用纸节约、用餐节约,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米的点滴小事做起,使全校师生做到对有限资源的合理使用,使其效用最大化。
三、做校园公共设施的爱护者。爱护学校所有的硬件设施,杜绝暴力使用。体谅后勤工作人员的辛苦,减少他们不必要的劳动与精力。
四、做垃圾分类的参与者。不再以旁观者而是以参与者甚至主人翁的身份投入行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其道理就在于此。只有我们从心底里认同垃圾分类,并将其视为文明与公德的良好体现,垃圾分类才在源头上有了保证,在根本上有了精神意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仅靠老师的提醒和监督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希望学校的每个成员都能努力做到“节约、节能、环保”,珍惜资源,爱护和维护学校。共同建设美好校园!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