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课堂,追寻更美的西溪文化
[作者:    发布时间:2010-12-13 09:51:31    ]

                                                                                ——记第八届西溪文化节聊课活动

 十二月十日下午一点整,继上午的课堂展示之后,本届西溪文化节的说课、聊课活动准时开始,郑主任主持了本次活动,整个过程轻松、开放、融洽。

首先是三位上课的老师结合自己的执教内容分别说课,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说课模式,韩海燕老师还从课程意义、选课意图、课后反思等方面对自己的这堂课做一个全方位的思考。沈伟萍老师在说课之初就是感谢对自己的这堂课鼎力相助的其他几位老师,让老师们为她的精彩课堂喝彩的同时,感受到她的感恩之心。杨炎文老师除了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还从生本的角度谈了影响孩子科学探究精神的个性因素,以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然后仇丽萍、钟建红等多位老师各抒己见地聊了这三节课所带来的启示与思考,以及在开发利用校本课程中的困惑,例如:如何有效地将课程资源渗透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把握校本课程的收放点,怎样带领学生建立更多的探究角度,来研究问题的持续性。这些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思考,将带领一代西溪人不遗余力地去传承和弘扬西溪文化。孔校长在聊课中既肯定了每一位老师的可圈可点之处,还对教学过程中的出现的一些问题谈了解决的策略,并就课程定位问题谈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接着是全程参与本届西溪文化节的三位教研员高屋建瓴地畅谈这三节课,畅谈西溪文化。陈英老师首先对三本校本教材褒扬有加,认为里面所收录的本校师生作品可读性强,语文味浓,足以令师生引以为豪。对今天的这节语文课也是评价颇高,教学设计主线清晰,重视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另外,她还谈了自己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一些思考,例如乡土教材可以在克服国家课程局限性的优势下,带领学生用综合性学习的方式来上语文课,实现对校本课程的再选择和有效利用,陈英老师一席话为在座的语文老师指点了迷津。吴利坚老师重点点评了杨炎文老师的这节课,她非常欣赏杨炎文老师的设计理念:居于儿童发展的角度,让孩子在亲历中发展能力。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也极有分寸。在课堂教学方面,她认为,杨老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充当得很好,每一次评价都是点睛之笔。另外,他还结合杨老师在说课过程中的思考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为更好地组织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很多值得一试的好方法。邬淑颖老师在称赞沈伟萍老师“当了一回巧妇”时,巧妙地打开了话题,称赞这节课的选材巧,因为它是西溪源头生发出来的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竹子用得巧,因为竹子的音色、音质恰好和音乐本位的东西对接起来了;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巧,抓住了音乐要素,巧妙地进行有层次、有意义的叠加重复,让学生充分地参与、体验。

最后,陈校长用自己的几点思考做总结发言,使在座的老师感受到让古老的西溪文化源远流长,为人师者任重而道远!

 



 

                                        

  报道   范秀丽

下一篇: 选择 丰富 发展
免费申明:
杭州市留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