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丰富 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0-12-13 09:28:01    ]

——基于西溪文化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教学研讨活动一

 

20101210日,我们留下小学又迎来了“基于西溪文化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教学研讨”的第八届“西溪文化节”。学校以“西溪文化节”为载体,不懈努力,从最初一个小巧的“西溪小花篮”到如今的学校乡土教材“西溪文化”的出版,其中有《西溪人文》、《留下足迹》、《西溪采风》等三册内容,是一本原汁原味的校本教材。一路走来,我们欣喜的看到我们在学校特色和学校品牌等方面的点滴进步。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西湖区教育周德生副局长、西湖区语文、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教研员以及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大家在欣赏了我校师生的书画作品后,上午的教学研讨活动正式在二楼多媒体教室拉开序幕。

切合本届“西溪文化节”的主题,我们学校从“西溪文化”三册校本课程中挑选内容,准备了语文、科学和音乐三节课,分别是韩海燕老师的《忠义桥》、杨炎文老师的《校园植物分布图》和沈伟萍老师的《河水里的宴会》。韩老师从考察西溪古桥引入,和学生一起研读释大善的诗,无论是韩老师精彩的范读还是颇具创造性的文本解读,不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对忠义桥有了充分的了解,还和学生一道探究了家乡的文化,渗透了饮水思源的教育。接着是杨炎文老师的科学课,杨老师课前准备充分,指导学生进行详细的校园生物大搜索,为这节课学生的成果展示和交流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们在课堂中精彩的表现,也足可以看出了杨老师平时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最后,由沈伟萍老师展示了一堂具有西溪特色的音乐课《河水里的宴会》。在这堂课中,沈老师恰当地挖掘了西溪一带风景特色,以竹子这一随处可见的材料为载体,充分发挥竹制品(竹筒、竹棍、竹板)的音响效果贯穿着整个课堂,学生在欢快、自然的氛围中表演活泼可爱的小鱼、小虾……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自然而然的学会了这首我校学生编词、教师编曲的歌曲。不知不觉中,上午的三节课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结束了。

        一上午的教学研讨活动,虽然只有仅仅的三节课,但是这几节课又一次让我们领略了西溪的风采,让我们看到留下小学老师们和西溪伢儿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让我们对“国家课程校本化”有了更多的思考。对于校本课程和教学材料的组织,我们首要的是选择,当然,我们还会不断的丰富,从教材到实践的方法;我们的核心是发展,通过校本教材的开发实现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实践,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下一篇:
免费申明:
杭州市留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