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我校进行了领航杯高级教师论坛活动。参加这次论坛的有三位教师,她们分别是张娟、毛珠吉和时祝玲。这三位教师讲的都是听课后的一些体会和收获。
从张娟老师的听课感想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沈泉校长那堂理念先进的数学课:沈校长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既注重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又能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毛珠吉老师的论坛题目是《语文教学要讲究有效地“咬文嚼字” 》。毛老师讲的是张欢琴老师的《钓鱼的启示》的听后感。毛老师围绕她的主题采用边出示精彩教学片断边点评的方式,让人耳目一新。最后毛老师谈了自己的一些收获:
“咬文嚼字” 要与“课文情境”紧密结合。因为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记住词语的意思、体会出词语的感情色彩,更因为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记住这个词语应该在什么样的语境中运用。而后一种能力对于学生尤为重要。
“咬文嚼字”要与“写写练练”有机结合。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要想让学生真正有效地“咬文嚼字”,就必须将其与语文实践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而“写写练练”就是能够让学生有效地“咬文嚼字”的途径之一。
最后是时祝玲对邵国琴的课《秦兵马俑》的点评。时老师认为邵老师这节课紧扣一个“情”字,不断激活历史,不断点燃情思,站在历史的高度凝望。秦兵马俑——瞬间凝固的历史见证,也在浓浓的情绪体验中被激活,学生也在叩问、追寻、回放、倾吐的教学流程中用情、用心赏读着,审美着,充沛着满盈盈的表达欲望,收获着实实在在的语文素养。
这次领航杯老师的论坛使我们受益匪浅。尤其是对上课的老师来说,自己的课能得到同行细细地解剖、整理,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了提升,这是十分难得的。当然,今天的三位老师的点评都是一片赞誉,如果在今后的点评中大家能关起门来研讨,我想我们的收获可能会更多。

报道: 张欢琴
摄影: 毛珠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