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开心利用寒假的时间翻阅了《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一书,距离上次“数学PCK核心经验”的培训已经有半年时间,在“核心经验”视野下本书又让我有了一份意外收获。
《语言核心经验》一书阐述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包括,交流谈话的经验、叙事描述的经验、说明讲述的经验;阅读图书的经验、熟识符号文字的经验、创意书写的经验;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欣赏理解文学语言的经验及创造运用文学语言的经验;在活动中如何把握关键经验,集体语言教育活动必须讲究有效性。活动需要强调的是在目标的设定上,切忌目标的“空泛”,如“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等。而在有限的集体语言教育活动中,要关照儿童语言学习的方方面面,用于阅读的时间就更有限了,这必须要关注集体语言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在阅读中要将幼儿作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思考者,通过图书的名称,提出相关的信息与问题,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使他们能带着问题,认真地观察画面,寻找线索,学着有目的地观察事物,建立画面之间的联系,从而逐渐掌握阅读的方法,同时,要让幼儿将阅读中的问题提出来,进行研讨,共同寻求答案,使幼儿学习发现问题、表达观点、听取他人的意见的交流方法,增长了与人交流的经验。
本书中列举了很多的案例,比如大班辩论活动《晴天好还是雨天好》,目标是培养大班孩子清楚地表述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晴天、雨天的观点,对辩论活动感兴趣。辩论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活动,需要幼儿有着良好的倾听能力、逻辑思维、清楚的表达能力等;通过辩论赛的活动能锻炼幼儿们的倾听能力,会运用列举、假设、反问等多种方法进行大胆的辩论,辩论赛能让幼儿较好的遵守辩论赛的基本规则。此外,语言领域的核心检验:早期文学语言、早期口头语言、早期书面语言;人在用语言进行谈话时需要掌握的核心经验:1.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2.掌握并运用交流和表达的规则。3.初步运用谈话策略等;特别强调作为教师的语调比语言重要。
通过翻阅本书让自己感慨颇深,也检讨出平时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之处。如在在课堂中引导幼儿运用文学语言少,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时没有要求幼儿讲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主要要素;在一日师幼谈话活动中没有较好的处理好谈话中的关系:1.谈话主题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2.谈话的时间的随机与集中之间的矛盾。3.谈话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之间的矛盾。4.谈话中教师主导与幼儿主动之间的矛盾。很遗憾在上一届的大班里没有举行过一次辩论赛,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为以后的辩论赛做准备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