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数据

作者:滕晨阳   发表时间:2018-03-02

什么是儿童?大部分的回答就是说,儿童不就是孩子嘛,他们什么都不懂,都需要我们大人教!儿童真的这么一无是处吗?看完《发现儿童的力量》这本书以后,我对儿童有了新的认识。

在《三字经》中说道:“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生的初期,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在我们的周围,儿童就像一张张白纸,需要我们去描绘,为其增添色彩;像娇嫩的花朵,需要我们辛勤的浇灌......可是在这本书中却是另一种解释。

《发现儿童的力量》探究新西兰早期教育儿童评价体系“学习故事”的过程。什么是“学习过程”呢?新西兰专家提出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需要老师发现儿童的力量,听懂和读懂他们的心声,然后和他们共同建构学习过程。而儿童在这种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惊喜时刻”“魔法时刻,就一个个独一无二的学习故事

在《发现儿童的力量》书中,老师把儿童视为“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提倡从相信和接纳儿童的视角观察、解读和促进儿童的学习,培养儿童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并支持儿童建构和发展关于自己、他人以及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理论。

老师们分享的一个个学习故事中,我看到新西兰老师是如何运用理念引领教育实践的。缺乏教学经验的老师会把教育的职责定义在“教”上面。实际上这样的想法和事实大相径庭,因为每个老师的职责远比这个更重要。由于老师有责任引导孩子的精神发展,因此在观察孩子时,他们不能仅限于了解他们。我们尝试着打破原有的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打破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时间、空间、常规、材料的界限,勇敢的推到儿童的身后,认真观察和发现,记录幼儿的行为,追随和并支持儿童的兴趣、需要,并为儿童的主动学习提供助推力。孩子们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愿望和创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让孩子们对探索世界更加有了自信心。探索的成功也让孩子增添了幸福感。

当然,看到孩子脸上的洋溢着成功的喜悦、童真的笑容。我们老师也是幸福快乐的。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吗?

常常是幼儿刚刚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或是刚刚进入投入状态,活动时间就到了,老师和孩子们像机器人一样严格遵循程序设定的时间开始和结束。

如果我们稍微灵活一些,给老师一个机会、也给孩子一个机会去尝试这样的学习故事,让儿童在活动中发展自己的能力,自主学习,让老师在过程中收获职业自信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