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解决有困难家庭的托管需求,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杭州市教育局的相关通知要求和《2023学年西湖区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幼儿园努力实现学前教育内涵优、质量优、资源优、保障优的“四优”指标管理机制。
一、深化改革,实现内涵优
1. 深化幼儿园“学后托管”课程管理。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全面推进科学保教,加快实现幼儿园学后托管专业。
2. 推进学前教育教研改革,强化教研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幼儿园保育教育实践服务。健全幼儿园学后托管评价反馈,充分发挥质量评估对学后托管的科学导向作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后托管质量。
二、精准施策,实现质量优
1. 实施游戏活动提质项目。遵循幼儿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学后托管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游戏的独特价值,保教结合、因材施教,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促进每名幼儿全面的发展。
2. 实施家园共育项目。实加强对幼儿园“学后托管”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推进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共育,建立家园学后托管家长钉钉群沟通渠道,学后托管课程结束后的课程过程、效果、建议在钉钉群内进行反馈,形成家园有效互动的学后托管经验。
3. 实施深化教研改革项目。坚持教研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教育管理决策服务。建设“学后托管”教研体系,组建专业教研团队。课程部引领教科研团队深入幼儿园“学后托管”实践,了解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分类制定“学后托管”教研计划,确定教研内容,加快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学后托管”教研队伍。
三、有效反馈,实现资源优
1. 强化“学后托管”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的有效应用。链接“西湖区课后服务一点通”,常态化进行课后反馈,结合现场教学情况教师以图文方式呈现“学后托管”过程记录,客观呈现“学后托管”的现场资源。
2. 完善“学后托管”管理评价方式。面向行政人员、保健医生的工作职责,有针对地进行每日巡班记录,对园内“学后托管”的整体情况提出整改建议,推动“学后托管”管理向信息化实践应用的拓展。
四、加大投入,实现保障优
1. 明晰“学后托管”物资采购流程。为保证“学后托管”教学服务质量,组件专属的“学后托管”物资保障团队,依据“学后托管”的教材添置、环境创设等进行跟进与优化,持续支持幼儿园“学后托管”的服务质量。
2. 加强“学后托管”师资培训,以“结对”方式老带新,熟悉与规范“学后托管”服务方式和教学模式,老教师的托管经验传递是促进我园“学后托管”服务质量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