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读懂孩子

作者:陈翡翠   发表时间:2018-03-02

短短寒假时间里,再次端起了《语言核心经验》这本书,细细的品味这本书,读后感觉受益匪浅。书中更细化、更明确地阐述了语言的发展目标。通过清晰地排列出不同年龄段的目标,并附上教育建议,能一目了然地发现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实行的措施,引导孩子在语言方面的发展。

PCK模式,在图文并茂的介绍之中,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模式让我对幼儿应该学习怎么样的知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PCK是专业教学知识,或者叫学科教学知识的核心经验。而在本书之中,舒尔曼的观点把PCK作用教师最有用的知识,能够区分教师与学科专家,并且是最有效的类推、阐述、示范和解释。每个不同的知识,有其特定的逻辑。语言,分为谈话学习的核心经验、辩论学习的核心经验、叙事性讲述的核心经验、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三者为口头语言经验)等等。在书中对于每个核心经验,在活动之中要如何把握关键经验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有结合了很多案例,让我们一目了然,十分方便我们理解。

书中对于学前儿童前识字的核心经验,让我耳目一新。从教学活动出现了“恐文字”现象:生怕一出现文字,就会被指责为“小学化”;不敢开展有文字方面的活动。在书中找到了答案。识字与前识字,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幼儿园中开展前识字活动、促进儿童前识字经验发展的前提。我们可以从主体课程中关注前识字的核心经验、在阅读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前识字核心经验;在专门性的前识字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前识字核心经验;在丰富的前识字环境中促进儿童前识字核心经验的发展;教师要引导家长观念的转变。在各种案例和分析中,我们了解了实践的操作过程。书中对于书面语言的核心经验也做了详细的介绍,3-6岁期间口语交流经验为儿童的语言符号系统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为儿童成长为成功的社会交流者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谈话经验、辩论经验、叙事讲述经验、说明性讲述经验。在着重关注幼儿口语交流能力学习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学前阶段儿童的早期书面语言准备经验。在阅读中要将幼儿作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思考者,通过图书的名称,提出相关的信息与问题,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使他们能带着问题,认真地观察画面。

新知识,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慢慢梳理,理解各领域教育的核心价值。总之,我们以《指南》为推手,《语言核心经验》这本书中结合起来,科学地设计、组织和反思集体教学活动。努力让自己做到细心、耐心,有童心。学会善于发现、追随孩子的兴趣,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沃土,让我们播种爱,让孩子收获真正幸福、快乐的童年。语言之中,读懂孩子;行为中,观察孩子;做一个合格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