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美德代相传 父母贵在身先行
――家风家训伴我成长征文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 二(2)班 单楚芸家长
谈到家风,我努力地回忆自己的成长记录,似乎找不到父母任何的豪言壮语,大部分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做人之理与处世之道。特别喜欢某位企业家对于家风的诠释:“家风就是我们不做,我们不要孩子做的事……家风不是说给别人听的、做给外人看的,家风是无形的,是代代相传的美德,贵在身体力行。”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家里是不会有什么文字记载的家规,也没有口口相传的家训,家风就是一种无形的规矩,就是父母不经意间的一言一行,是我们看到长辈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时的一种映射和模仿,积淀和传承。而这种积淀和传承,对于家,谓之家风,对于国,谓之国风,对于我们工作的单位,或许就是大家常说的风气和文化。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好好守住自己小家的“家风”,大千世界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大概也就迎刃而解了吧。
现在,作为父母的我们,来谈论家风,其实更多的是给我们自己一次机会来梳理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来审视自己过去的行为与养成有否对孩子带来正确的引导,也是一次很好的自我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家始终坚信一点“性格养成为本,财富确立是末”。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的物质条件是相对有限的“硬环境”,而孩子性格的塑造,则是家里可以给予孩子无形巨大的“软实力”,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她的一生,对其自我潜质的挖掘,对未来所拥有的财富进行自我最大化的开发。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风实际上是教育的底线思维,只能为,必须为;是从精神到行动层面的一个完善。
诚实。可延伸说真诚、坦诚与真实。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优缺点,面对自己的家人,面对自己的朋友们,面对自己所经历的现实;坦诚接受自己的不足,坦诚接受现状;真实地去应对每一个不完美的过程,不虚伪,不做作,不浮光略影般地去追求形式化的东西。孩子总喜欢听好话,但不能因为表扬了优点,就不去提出她的问题。我总对女儿说:“要真实对待自己的不足,只有看到了不足才会让你变得更好,发现了改正了,我们就成长了!”
投入。可延伸说认真、专注与热情。常听到一句话,总提不劲做事情,因为我们对待事情缺少感情,缺少热情,缺少兴趣。很多事情都是我们不情愿去做的,但又不得不去做的。每每这时候,就可以看到每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有的认真,有的逃避,有的敷衍,这样差别就可以想见了。孩子在学习上常现的偏课,无法正常完成老师给予的任务,因为没兴趣,因为困难,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就会对孩子讲,这是“责任”!虽然你可以有各种的不喜欢,但这是一种任务,是你的责任,无可推卸,迎难而上吧!
勤劳。可延伸说是良好的行动力和自我担当。中国人自古勤劳,但这种品质现在却不太被提倡了,因为条件好了,女人以不干家务为优越感,因为家务似乎不太“高大上”。读书也许是为了一份既有“里子”,又有“面子”的好工作又或许为了其他种种,只要不像平佣女人那样成天围着“灶台”转,围着“抹布”转就好。殊不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当懒惰来袭时,我们也把自己许多的份内事儿往外推了,把自己该有的学习能力弱化了,把自己本该具有的优良品格给破坏了。所以真的要让孩子勤劳些,不为别的,只为让自己更好的生存,难道说长了大把年纪还不会给自己像样做顿饭,好好洗件衣服,整理一下房间是值得骄傲的事儿吗?所以应该让孩子多做事,少代劳。
法国作家罗兰曾说:“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环境给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外,更重要是无形的塑造。”家风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陪伴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授之以渔,而非鱼”,这正是我们对孩子教育所需做的,以后孩子能走多远,能飞多高,离不开家庭教育对其个性的塑造,习惯的培养及精神的教育,身为父母责任重大!因此,自我教育先行吧,身为父母,我们身体力行,严格要求,以良好的行动来感染引导我们的孩子!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