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育”是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前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 近几年来,学校从实际出发,推行小班化教学。在小班化体育教学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小班教学能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体育课上学生的兴趣浓了,练习密度也有了,但学生的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拼搏精神却欠佳,同学间的合作意识得不到真正的发展。
为此,我们认为,在今后的小班体育教学中要关注如下几个问题。
一、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小班化教学,学生人数在25-30之间,与普通班级人数相比少了一半,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特别是课堂纪律上较普通班级要好把握些。然而许多小班体育观摩课、研究课却往往表现这样一种现象:每个学生的练习次数、练习密度相应增加,一组组的接力比赛,一次次的反复练习,学生的气氛也很活跃,教师则穿梭于操场之间,忙于组织指导。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感受成功的体验。但当前的体育活动,许多却是随意安排的、缺乏目的的,甚至没有明确的目标。作为体育老师,我们是否注意到如何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负荷?如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
1、关注技能差异,平等参与
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
2、关注心理健康,幸福成长
在小班体育教学实践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心理健康,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我们要真正地做到:
(1)、尊重每位学生,把他看成大写的人
许多当老师的常常犯这样的错误,以为学生“人微言轻”,忽视他们的喜怒哀乐,觉得他们还小,不懂什么感情。其实不然,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也和大人一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教师应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他们。而在发现学生有了缺点或错误时,教师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给学生施加压力或说一些伤他们心的话,这是非常重要的,更不能在众人面前训斥他们,使之失去了自尊,甚至会失去了自信,从而产生反感情绪或叛逆心理。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微小进步,那怕只有一点点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特别是对那些被列入“调皮生”行列的孩子,他们平日里看惯了白眼,听惯了数落,而且时常受学校家庭“两面夹击”的孩子,一句夸奖无异于那滋润干涸心灵的甘露,或从此使他们踏上学业事业的成功之路。使学生树立更强的自信心,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和平的交谈让学生懂得他们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只有尊重学生,以理服人,才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2)、平等对待学生,让他学会如何做人
教师不是“权威”,不能笼罩着权利与强制,也不能让师生情感处于霸道与无理之中。没有平等,学生容易养成怯懦、自私、自卑、任性等不健康心理。有资料调查表明,一些容易冲动的学生古怪多变的性情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中,父母经常发脾气有直接关系。所以当教师自己心情不佳时,也应尽量克制,对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不好或做错事时,要正确作正面的引导,在小班体育课的教学中,我总是面带笑容对待每位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学校是处于师生平等、同学平等,这样他也就形成了平等待人这一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
(3)、加强师生沟通,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小班学生数少,体育教师应尽量和每一位学生多沟通沟通,形成较随和宽松的气氛,在交往谈话中诱导学生说心理话,让学生能直截了当地表现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上的开放有益于学生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许多人豁达大度、直言不讳、善解人意的性格与他们开放的心理特征是分不开的。体育活动中让学生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感受,哪怕是错的也没关系。只要这样做,你就不会出现有一天会觉得“这学生怎么会这样子的!”的情况。的确,我觉得我的学生都很不错,他们在我的眼里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平时也总喜欢和我一起聊上两句。
二、教学中如何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情景:一旦教师宣存进行小组讨论,往往是前后两桌形成四人小组,教室里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同学们各说各的意见。几分钟后,教师要求各小组汇报,学生则开始汇报个人意见……;体育课上的小组合作则往往是几个人拿到器材后,分头去玩自己的游戏,最后教师集中讲解了事。
以上这种现象是当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小组合作的时机过于随意,目的不明确,内容也常未经选择;小组合作活动时间不充分;总之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较低。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氛围,在学校主观意识性很强,好胜好强,不易与同伴和睦相处,而合作学习就给了他们这样一个良好的机会。合作学习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