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新教材、新实施方案的“三新”教育背景下,为加强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更好地研究2022版新课标、用好新教材、落实新实施方案,提高青年教师研学教能力,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赛课活动。聚焦课堂,探究新课标理念,通过学教方式变革,提升对新课标的内化素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教师深度研究,努力构建任务驱动下的“学思课堂”生动样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语文组
十位青年教师带着对教育的赤诚,以匠心打磨的课堂,演绎语言文字的万千气象。
![]() | ![]() |
沈老师执教的《传统节日》用上了AI,设计了给外国友人Alice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大情境,借助仿说的语言支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人人争当传统节日推荐官,课堂氛围佳。
![]() | ![]() |
陈老师激情满满,带着106班的小朋友在课堂上体验游戏的快乐,通过“装扮快乐星”,体验一个人玩静悄悄的快乐,通过“心有灵犀对对碰”,感受两个人玩更有趣的快乐,真是《怎么都快乐》!
![]() | ![]() |
夏老师执教的《夜色》一课思路清晰,创设有趣的情境——“跟着小语进行夜色探险”,通过“生字能量场,朗读挑战赛,书写大比拼”这三关让105班的小朋友们积极卷入课堂,人人争当“小勇士”!
![]() | ![]() |
205班的孩子们作为雷雨体验官,和郎老师一起感受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有趣变化,郎老师活泼的语言,有趣的板书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了“抓景物名称,把握景物变化”的背诵小窍门。
![]() | ![]() |
王老师化身亲切的荷叶姐姐,借助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让文字转化为一个个优美的画面,孩子们在朗读中感悟,带着107班的小朋友在夏日荷塘沉浸式畅游。
![]() | ![]() |
方老师通过优化的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带着204班的孩子们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课本剧《亡羊补牢》,让学生们切实做到学中演,演中学。
![]() | ![]() |
胡老师执教的《我是一只小虫子》通过生动的互动问答,引导206班的小朋友们体会虫子的视角,激发想象力,巧妙融合了生命教育与语言训练,课堂氛围活跃。
赛后,沈伟群老师对七节课进行评议,沈老师聚焦“学教评一致”,对青年教师们的课堂进行精准分析,有高度,有深度,同时也根据各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给出了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1.第一学段的语文课做好两件事: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指导学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
2.学思课堂倡导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是让学生的思维展开,在对比中发现,在商讨中提升能力,以评促教。
“学生课中有乐,课中有思,课中有光”,这样的低段课学生喜欢,语文老师又岂会不爱?
数学组
3月20日,四位富有活力的青年教师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凭借精心雕琢的课堂,展现数学知识的无穷奥秘。
宋老师执教的《摆一摆 想一想》活动丰富,让学生在“用2个圆片能摆出哪些数”的活动中,直观感知数位的概念,理解不同位置上数字代表的意义。通过同桌合作摆出3-6个圆片对应的数字,孩子们既能体会数学的规律性,又能培养有序思考的数学思维。课程特别设置“猜年龄”环节,让学生用摆出的数字解决生活情境问题,强化知识的实际运用。真正实现"玩中学、做中悟"的教学目标。
104班的孩子们作为“数字魔法师”,和蔡老师一起摆圆片,感知数位差异,发现数字魔法的秘密。圆片数量从3、4、5,提升至9,学生在层级活动任务中,实现思维的进阶。数字魔法儿歌、自评表等设计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堂体验,展现一年级课堂“玩中学、做中悟”的独特魅力。
袁老师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物道具,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学生通过观察、对折和讨论,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对称轴的概念。然后通过操作活动“折一折”、改造图形练习等,帮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应用。通过互动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杨老师带着403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微项目实践,分小组用不同的方法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孩子们热情满满,有了很多奇思妙想。投票环节的设计让同学们投入到对他人作品的评价和点赞中,能阐述自己的想法,也能看懂同伴的巧思,对三角形这一图形有了更丰富的感知。
综合一组
钟迪雅老师执教四下科学《导体和绝缘体》,通过创设吹风机触电事故的情境,引出物体的导电性实验。课堂上还探讨了水和人体的导电性,强调了平时用电要注意安全,全班同学手拉手让验电球亮起将课堂推向了高潮。总结环节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借机引入电影《哪吒2》中的科学知识,引发学生思考。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性强,整体节奏紧凑,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效果显著。
叶孝晨老师执教三下英语U2 A Let's learn,通过创设pet show宠物秀的情境,通过音视频、图片等资源,带领学生观察,描述宠物,并设计丰富且逐层递进的活动,引导学生巩固词汇的音、义、形、用,最后以小组合作分享自己的宠物,让全体学生“想说、乐说、会说”。整堂课叶老师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而有序,教学目的明确,课堂氛围活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爱护宠物的意识,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郑桂楠老师执教三年级体育《前滚翻》。课堂从基本的团身滚动入手,详细讲解了如何运用身体力量,使滚翻动作更加标准和有力。课堂上郑老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在多次的练习和纠正,学生们逐渐掌握了前滚翻的要领。此外,课上还引入了小组竞赛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体操的乐趣。
美术组
3位青年教师精心准备,各展其能,以匠心设计课堂,用艺术点亮童心。
金晶老师《舌尖上的书法》一课以“写菜牌”作为切入点,感受“少字派”书法中墨色与线条的多元变化,引导学生将抽象味觉转化为具象笔墨。教学环节层层递进:从笔墨游戏激发兴趣,到赏析书法家作品感悟意境,再以“菜牌设计”为情境任务,鼓励学生将菜品色香味的感知融入书法创作,学生们都积极的参与其中。
程为玮老师在《圆筒造型》的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动起来。从基本的圆筒造型到单体造型再到多型组合,从个体的活动再到小组的合作探究,程老师带领同学们一步步去了解圆筒雕塑在生活中的运用,层层递进,视角从课堂转向户外,从纸塑造型转向公共雕塑,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会造型表现的方法。
厉泓彬老师的《拍手拍手》,从日常生活中的拍手运用,引导学生思考拍手的意义并创编拍手的节奏,以二声部合唱为载体,通过拍手节奏与歌声的结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传递的文明风尚,展现新时代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改编拍手形式使学生懂得将快乐传递分享出去,通过创编新歌词培养学生探索创新,领悟生活中许多事情都值得通过拍手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展现了美育与德育融合的生动实践。
研讨深耕,精准把脉促提升。郑雅敏老师立足新课改理念,带领我们展开了深度评课,首先肯定了三位青年教师的课堂表现,亮点聚焦为“学生主体性激活、任务梯度化设计、知识结构化关联”。同时开出一剂剂创新良方,比如针对关键知识如何破壁链接、教师的理答艺术提升以及借助AI技术构建沉浸式的学习场景,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这场评课既是对教学细节的雕琢,更是向未来课堂的眺望。新课改的种子终将在真实课堂中生根抽芽,绽放出素养导向的育人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