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为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能力,12月25日,我校郭裕茂特级教师工作室、张文星名师工作室联合学校工会组织了一次课题研究经验成果交流活动。
赵风杰老师交流了省疫情专项立项课题《从自我教育到社区参与:疫情下的体验德育的实践路径研究》课题组研究探索的德育实践路径与操作范式,陆娉老师呈现了区规划课题《走进节气读诗词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研究开发的丰富的课程资源,李克新老师分享了区立项课题《空中课堂背景下初中生语文学习激趣与互动实践探究》语文学习激趣与互动的独到经验,周华芹老师分享了校立项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责任感教育策略研究》责任感教育的“三环•十式”策略,李锦春、陈喆、张英芳老师结合获得区级一、二、三等奖的成果(论文),再现了研究过程,分享了研究经验。
我校名师工作室学术顾问、杭州市教科所黄津成主任对交流的课题一一进行了点评。他充分肯定了工作室学员的进步,认为大家实践扎实,思考理性,有良好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研究重点突出,成果可圈可点,总结交流到位。同时,他也指出了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引和疏导,提出了工作抓手,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校党委副书记徐黔虹代表学校表达了对名师工作室的全方位支持,并从学校“内涵发展”“科研兴校”的角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殷切期望。
工作室导师郭裕茂校长、张文星主任分别对工作室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做了简要的回顾,对后期的工作重心和研究方向做了指引。郭校长强调,教师要自觉走上教育教学研究的幸福道路,要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炼经验智慧,提升理论水平,转变思维观念,改进行为方式,从而更有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