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新老师成长的脚步,助力年青老师在师傅和前辈们的引领下更好地站稳三尺讲台,11月23日,定山小学语文教研组的三位一年级老师进行了期中汇报课的展示,全体语文老师也积极来参加听课与研讨。
袁老师的《比尾巴》以森林里有一场比尾巴大赛为切入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创设情境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在安排全文的朗读时,除了让每位学生自由读外,还安排了同桌、男女生、师生问答等不同形式的对读且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如“长?”“短?”“一把伞?”。在学生对文本有一定领悟时,她以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小动物的比尾巴大赛中去,让孩子们当小裁判,仿照着课文的形式和同桌说一说“马”“燕子”等动物的尾巴,努力让每个孩子参与到课堂当中来,体现了充分的生本意识。
金老师上的《四季》通过赏图激趣的方式,引出了《四季》的课题。识字方法也很多样化。出示微课,字理识记“春”字。复现方式记“尖”字等等。读出叠词的味道是本课的重点。孩子们读,孩子们评,在读和评之间,孩子们发现了叠词的可爱,再通过小组朗读、男女朗读等多种形式,读出了“尖尖”、“圆圆” 的味道和季节的美好。金老师注重语用,在朗读环节之后设计了学生创作环节,通过挖空,图片激发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着小诗的形式来创作,孩子们像一个个小诗人一般妙语连珠。
林老师的《小小的船》,非常注重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把握学生学情。在自然贴切地织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多样的识字教学,比较了“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加深了一年级小朋友对生字的记忆;动画出示了“闪”的识字技巧;又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出“看”的字理变化,同学在欢声笑语中记住了这个生字。随后,林老师以自己亲切、柔和、自然的语言带领学生生动读书、快乐读书,以读促悟。同学们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到了这首儿歌的韵味。在这个过程中,她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每一点改进,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更高了,课堂效果相当好。在最后的写字环节,林老师又巧妙地引导学生观察笔画,先看再写。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走扎实。
三位老师上完课后,教研组备课组长们对三堂课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交流中肯定了三位老师教态的自然大方,也能在课上充分创设情境跳动学生积极性,同时也对三位老师的课提出了改进建议,如袁老师的问句指导读可以增添示范读并在比赛情境中展开比尾巴,金老师在说话环节中可以与读相结合,林老师的课可以在设计上更童趣化,避免理性的句子朗读的理性分析。
定心遇成长,相信三位老师在不断地打磨中会在课堂擦出另一段精彩与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