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三月,杨柳青翠,百鸟争鸣。省府路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走进刀剑伞博物馆,饶有兴致地探寻刀剑伞等工艺美术。
进入博物馆,孩子们先来到了伞博物馆。一个个大厅周围装点着各式各样的伞,有的是油纸伞,有的是布伞,有的是绸伞;有的色调素雅,有的艳丽,有的明朗,有的哀伤,一把一把美观的伞,把大厅装饰得如百花园一般美丽,令人目不暇接。在这里,他们仿佛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伞的世界。从古代的丝绸伞、油纸伞到现代的折叠伞,每一把伞都凝聚着人们的智慧和匠心。
再往里走,是刀剑馆。孩子们被眼前琳琅满目的刀剑所吸引。这些刀剑不仅造型各异,而且锋利无比,每一把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博物馆通过干将铸剑场景的复原,配合青铜铸剑流程模型,使孩子们了解青铜铸剑的流程的同时,了解铸剑背后的故事,感受铸造一把好剑对于铸剑师来说是何其重要。博物馆通过多角度、多元化的方式,介绍和展现刀剪剑“物开一仞为刀,两面开刃为剑,双刀相交为剪”的独特文化。
博物馆的二楼,陈列的是各种各样的剪刀。据历史记载,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埃及人就开始使用青铜铸造剪刀了。剪刀在中国的历史也相当悠久,从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名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中即可见一斑。剪刀的材料也逐渐从最初的青铜发展成银、铁,以及现代常用的合金钢。
剪刀虽然貌不惊人,在生活中却用途甚广。普通剪刀可以切割布、纸、绳等物品;手术剪刀用来剪除腐肉、皮、膜等;理发剪刀有长长的刀刃,可以一下子剪掉一大片头发。各种用途不同、大小不一的剪刀,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