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踏入402班,参加家长会。何以激动?因陈老师每次精彩的演讲;何以忐忑?因儿子并非理想的成绩。
闲时总是在想,“超级小学”中,那么多班级,儿子可以在2班学习,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可是,我那状况不断的儿子,却并非如我所愿,用理想的成绩来回报所有人对他的付出。老师的辛勤教诲、自己的倾情陪伴、家人的温馨支持,好像并没有让儿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此,苦恼过、焦虑过、甚至暴躁过,使用过强硬的手段,也试过用温情策略去感动儿子,但效果并不明显。说实话,学生时代从未对老师感到恐惧的我,却在儿子的老师面前胆怯。害怕听到儿子不着调的表现,害怕辜负老师的付出,害怕在老师面前束手无策的无力感。
儿子放学回家经常神采奕奕地跟我们说起陈老师今天怎么怎么啦,陈老师说要我们怎样怎样的。我们也总是开玩笑地对儿子说,陈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当然,让儿子如此喜爱的老师,吃醋的同时,也让我敬佩。每次家长会,陈老师的言谈,都会让我耳目一新,专注听讲,从未感到枯燥,只会感慨时间太短,每次都会被陈老师的博学、风趣、温柔而折服!
这次的家长会,一如既往以一个小故事开头。这是一碗励志的鸡汤,也是我们马上要面对的问题。虽说九年义务教育,但初中择校在我看来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如果有能力,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积极努力配合,争取让他上一个好学校。故事中的主人公在初三时开窍,并以自身的努力达到了自己所期望的目标。我贪心地希望,我的儿子,可以早点醒悟,在小学阶段就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明白现在的努力,都是将来成长路上取得胜利的筹码。孩子的学习环境,及周身同学的修养、习惯,都会极大程度影响孩子的选择及判断对错的能力。孩子会以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参照为正确的标准。如果周边都是优秀的,他会逼自己优秀,因为他觉得自己如果达不到优秀,就是另类的表现。反之,假设周边都是不爱学习,以打架斗殴为乐趣的,他自然也会潜移默化。我们家长也不得不承认,平日里的教育,在孩子择友方面,总会自私的偏向优秀的同学。因为我们对班里孩子的品性并不了解,我们所了解的同学的信息,绝大多数来源于考试成绩的优秀榜。我们会习惯性地对孩子说,你要多向某某某学习,课余时间多跟优秀的同学交流,不要跟谁谁谁在一起玩,不要被差生带坏。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的学习氛围、一个努力奋进的集体,是多么的重要!
我经常告诉自己,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不要急,慢慢会好起来的。一路上,安慰着自己,坚持自己对他的陪伴,算是比较艰辛走到现在。最近网络上比较热门的陪伴孩子写作业导致夜夜咆哮,需要心脏搭桥。对此,我也自嘲过,自己何尝不是,只是没有那么夸张而已。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优秀,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状态,就会焦躁。我有时也会口不择言,骂他,这样在教你,你就是这么回报我的,你的脑子是不是坏了,从今天开始我放弃你了,让你当差生去。当儿子眼泪汪汪地对我说,妈妈,你能不能给我点自信心,我不要当差生的时候,我又会后悔地要命。陪伴儿子学习的生活就是在这样无止境地重复着。从一年级到现在的四年级,我好像再也不能用慢慢来,总会好起来的这类的话来安慰自己。我开始变得着急,等待的时候太久了,耐心在被慢慢减弱。虽说一夜成才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却还是在奢望着儿子突飞猛进的变化。却在一次次的失望当中认清现实。当然,气话说过了也就过去了,自己的儿子怎么可能放弃他,整理好情绪,还是会再度陪伴、教育。只是换了一种安慰自己的想法。不断告诉自己,花了这么多的心思精力,他才达到现在的这点成绩,假如我放弃了,退却了,那将比现在更惨不忍賭,让自己更加无法接受。所以,还是坚持吧。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不停给自己灌输“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去努力就一定会有希望”。所以,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吧,一起做到自律、克制。家长坚持陪伴、学习、教育;孩子坚持努力、学习、进步。我想,努力的孩子将来终归是要比不努力的孩子幸运的吧!
如何让孩子积极主动去学习,我想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读书?现阶段,我们家长着重要培养孩子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就应该正确引导,让孩子先爱上学习。让他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而不是单纯的教条式的理论知识。我发现,孩子对于在故事中的启发,观影过后的感受,大多兴趣十足,记忆犹新。事隔数日,只要有人提起,他就会很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真的非常感谢陈老师,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会印象深刻的知识点。
记得陈老师对我们说过“我们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怎么改变?通过阅读和旅游,开拓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这学期,我们家长也感受到了,陈老师布置的作业当中,都是以阅读为重中之重,每天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多看书读报,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上了四年级,几次单元测试,也让我看到了一个事实:会阅读者得高分。之前都在说,得语文者得天下,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得阅读者得天下。既然已经明白了阅读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家长必须加强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同时也应该做到言传身教,陪伴孩子一起阅读,跟孩子以朋友的方式一起讨论心得、辩论不同观点,由此增强印象,更好地理解书中所要表达的含义。课外阅读,带给孩子的往往是意想不到的收获。有效的阅读,可以运用到考试的各个部分。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写作,都会占据极大的优势。我们家长之间经常说到孩子的智力问题,其实所谓智力,就是阅读能力。孩子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专注性和求知欲。那么,从现在起,我们都来做一个会陪伴孩子一起阅读的家长吧!
感恩节的家长会,由衷感恩402班的老师,感恩有你们,一起陪伴孩子的成长!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