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德育园地>心理健康>正文

以课为基石 促教育融合

作者:姚鑫雯来源:发表时间:2019-06-11

如何让特殊孩子在融合教育课堂中收获、成长?带着这样的疑问,杭州市融合教育新锐班的全体老师和三墩小学的全体资源教师在三墩小学的多功能厅开展了融合教育课堂研修活动。

 


第一节课是由三墩小学周兰老师带来的语文融合课《心中的“问号”》,周老师通过品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号”、寻找其他疑问词三件事等教学步骤,来启发特殊学生的思维。设置定制任务,安排力所能及的活动,通过视频动画、同伴互评等方式,有等待,有提示,有帮扶,有巩固,无痕而有效地实现了特殊学生的课堂参与。

 

 

第二节课是由杭州市高银巷小学沈利红老师带来的心理活动课《你好,大脑》。在不影响集体教学的进程下,强调规则、眼神肢体提示、引导举牌、关注操作,沈老师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感统失调的学生预设了一系列支持策略,通过辩论和游戏体验,让特殊学生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并体会学习策略。

 


接下来的研讨活动中,下城区柳琏教研员高度点评了周兰老师的《心中的“问号”》,为了让特殊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周老师从老师帮扶之外还加入了同桌的陪伴,准备了个性化的、有梯度的学习单,并通过给孩子更多的关注,给孩子更多的机会,让特殊孩子跟上班级。柳教研员肯定了融合课堂的亮点,也中肯地提出“添入更多的思维过程,学习范文的逻辑表达”等深化建议。

西湖区黄克华教研员也点评了沈老师的《你好,大脑》,沈老师的语言幽默风趣,课堂形式多样,学生充分参与其中,这样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心理健康原则。黄教研员也就融合教育这一概念为我们进行引领:心理健康课重要的是感悟和体会,是为了让孩子去除一些“标签”,发挥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心。


  下午是由华东师范大学于素红教授带来的教学研讨《通用设计理念下的随班就读学生课堂教学策略》,对随班就读的课程与教学两个方面进行展开,让老师们进一步明确只有系统的课程、有效的教学才能从本质上提升随班就读质量。

 


我们展示了学校对于融合教育的探索,也收获了专家对我们的指点,我们也将不断改进优化教学帮扶策略,进一步提升特殊学生对融合课堂的参与度,尽可能让教育适应每一名孩子成长的需要,呵护每一位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