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生乐园>童心妙笔

在四川过年,巴适得很

作者: 来源:科研室 日期:2025-02-28

在四川过年,巴适得很

杭州市政苑小学五(1)班   卢辰语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来腊八就是年……” 准备出发,全程1582公里。这句话如同欢快的序曲,奏响了我们春节回家的乐章。而这一次的目的地是远在四川的外婆家,那个我心心念念却又无比陌生的地方。

腊八一过,年味就像发酵的面团,越来越浓。因为工作原因爸爸腊月二十八才能动身,妈妈便载着我和三只小狗先行出发。汽车在高速路上飞驰,窗外的风景如幻灯片般的快速切换。城市的繁华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广袤的田野和连绵的山峦,小狗们蜷在后座打盹,我负责投喂零食,妈妈紧握方向盘,经过两天的奋斗我们终于到达了外婆家,外婆跟外公早已站在门口等着我们了,车门一开外公外婆一把将我搂进怀里心疼问:累不累,饿不饿,冷不冷……

自我出生起,这是我第二次来四川过年,一直听妈妈说四川的年味浓且特别,第一次来四川是很小的时候,那时无法真切的体会到四川过年习俗背后的深厚内涵。这一次我带着对四川年味的向往,探寻那些独特的习俗,感受那份浓郁的过年氛围,一起来看看吧。

四川的冬季湿冷,一到冬天烤火成为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特别是过年的时候邻居们都会围在一起烤火,烤火工具也非常简单,一口破铁锅,上面放一堆干柴,再用打火机将干柴点燃瞬间就暖和起来了,大家磕着瓜子、喝着茶、你一言我一语的摆着"龙门阵"……,虽然有的方言我听不懂,但是那氛围别提有多“巴适”了。

四川的年俗活动种类繁多,从腊月的杀猪、灌香肠、做腊肉,到正月的拜年、品茶聊天等,每项活动都蕴含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节日生活,也使得年味在四川得到了更为持久的延续。

年夜饭在四川不叫年夜饭,叫“团年饭”而且是中午吃,一大家人整整齐齐坐在一起吃一顿饭,寓意着家庭团聚,幸福美满。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川菜陆续上桌,麻辣鲜香的气息扑鼻而来。虽然是川菜,我这个不能吃辣的人也吃得很香,我不禁感叹外婆的厨艺真好。

大年初一,一早醒来听到外面有扫地的声音,我趴在窗户往下看,这时候舅舅也在客厅的窗户边朝下面说:姐夫,我们这边大年初一不能扫地,当时我又充满了疑惑,昨天晚上放了那么多烟花和鞭炮,地脏了为什么不能扫地?外公说:不但不能扫地连衣服也不能洗,说完外公就去忙了,到现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年初二这天,发生了一件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事情,就是"花花"掉进粪坑了。“花花”是三只小狗中的其中一只,我正悠闲地烤着火,忽然发现刚刚还趴在我脚下的"花花"不见了,于是我赶紧叫外婆跟我一起去找"花花"。忽然,隐隐约约听见"汪汪"的叫声,我闻声跑去,结果发现它掉坑了,外婆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它从粪坑"解救"出来。它去粪坑干嘛?哈哈果然狗改不了吃屎。我不知道该心疼它,还是该嘲笑它。这事后来传到了每家每户,甚至传到了杭州,“花花”真是出来大名啊!

别的地方过年一般到了年初三,年味就逐渐散去,而四川这边走亲戚才刚刚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才走完亲戚,才算过完年,哈哈,我倒是挺喜欢这样过年的,因为每到一个亲戚家就有红包收。

正月四川的酒席特别多。不是嫁女儿,就是娶媳妇,今天来一趟,明天又来一趟;上午刚吃完,下午的又来了。妈妈很喜欢,因为可以吃到她心心念念的十大碗,但是我却一点都不喜欢,你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吗?没想到吧,因为这些菜几乎全是辣的!我根本吃不了一点,只能干几碗白米饭,可是妈妈一直往我碗里夹她觉得不辣的菜。

返程前一天弟弟终于来了,晚上我和弟弟一起来到院子里放着各种烟花,点燃烟花的瞬间就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朵在漆黑的天空中盛开,十分绚烂,我们仰望着天空,烟花的碎影落进瞳孔,我悄悄许愿:愿这样的团圆,岁岁年年。

 这个春节,在外婆家过的充实又快乐!用四川话来说就是:“这个年过得巴适得很!”,最后,带着对外公外婆的不舍踏上了返程之路,回家又得“赶工期了”,唉,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