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教工天地>教研活动
“聚焦核心素养,创新美育实践”期初教材解读活动
作者: 来源:杭州市政苑小学 日期:2025-02-28
为深入落实新课标理念,提升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近日,秀水小学和政苑小学美术教研组联合开展了以“教材深度解读与课堂实践创新”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活动分为“教材解读”与“模拟上课”两大环节,旨在通过集体研讨与情境模拟,探索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路径。
第一环节:教材解读——贯通学段,聚焦素养
教研组组长王娟、王霁焱两位老师立足1-6年级教材,系统梳理了各学段教学脉络,提炼育人价值与实施策略:
一年级下册:在《春日缤纷》中,学生通过观察、收集植物,制作春日色卡,感受春天的色彩之美;《万物生长》则借助对种子生长的猜想与表现,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力量,学会用线条展现植物生命力,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
二年级下册:《田园风光》让学生欣赏田园景色,学习用简单构图描绘田园,感受大自然的韵律和色彩,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美丽的丝巾》引入草木染这一非遗文化,学生在学习折染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色彩晕染之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三年级下册:《绿色家园》结合环保主题,学生通过折剪制作树木造型,增强环保意识;《会说话的石头》激发学生想象力,利用彩绘、组合等手法对石头进行造型创作,培养空间想象和造型能力。
四年级下册:《茶香四溢》让学生在了解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用水墨画设计茶具、用平面设计制作茶文化卡,提升多种美术核心素养;《年年有余》引导学生学习鱼纹绘制与装饰,感受传统鱼文化魅力。
五年级下册:《画家故居》通过欣赏国画大师故居和作品,了解艺术家生平与风格,尝试用水墨技法画梅;《风筝风筝飞上天》让学生学习风筝起源、制作工艺,感受风筝文化,培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外国的传世名作》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建筑、雕塑、绘画名作,学习欣赏方法,拓宽审美视野;《用线画人物》让学生掌握线描人物画法,用疏密有致的线条进行写生创作,提高人物画表现能力。
第二环节:模拟上课——情境赋能,突破难点
吴静娴、赵文怡老师分别进行模拟课堂展示,以“问题链+任务驱动”激活学生思维:
吴静娴《绿色家园》——巧手筑绿洲
展示沙漠化图片进行情景式并抛出问题:“如何用一张彩纸剪出连排树木?”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尝试“对折剪”“四连折”等技法,总结树木造型规律。各组将剪出的“森林”装饰KT板沙漠,完成“沙漠绿洲计划”,并讨论“保护家园我们能做什么”,将环保意识融入艺术创作。在评价中以学生给作品点赞,教师植树节徽标赏析升华主题:“美不仅用于欣赏,更应用于改变世界。”
赵文怡《台灯造型设计》——古今对话启创意
以汉代《长信宫灯》视频导入,引导学生发现“造型与功能融合”的设计智慧,对比古今台灯差异,感悟“设计源于生活”。学生用肢体模拟“人型台灯”,从舞蹈姿态到汽车造型,打破思维定式;通过“三分钟草图挑战”,将笔筒、折叠功能融入设计,兼顾美观与实用。
开展“台灯博览会”,学生用五角星贴纸投票,并为作品撰写“改进建议”,教师以“长颈鹿灯柱”为例,点拨“功能优化”方向。最后沈洁校长进行总结提炼,肯定了老师们对新教材中大单元思想的思考设计,和对老教材中课堂实践的新想法。正在新老教材交替期,虽然理念在变,但核心不变,我们更要做好平时的扎实落实。
本次活动通过“全学段教材解读”与“沉浸式课堂模拟”,为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范式。未来,教研组将继续推进“非遗进课堂”“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等实践,让美术教育真正成为滋养生命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