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对外公开 > 规划计划

2024年杭州市西湖区紫荆幼儿园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 2024年01月01日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二十大的会议精神,根据国家、省市区各级文件,结合区教育局关于2024年工作计划,做暖心教育的目标指引,进一步落实我园“十四五”发展规划、完善章程,推进集团整体均衡发展、带动保育教育质量发展、优化提升专业队伍建设、关注协同育人共赴共富、积淀快乐紫荆文化内涵。

 二、工作目标

1.重点目标:以儿童发展为中心,明晰育人质量观,优化集团化管理运作,调整教科研训体系,从集团引领到园区落地,从课程孵化到课程实施,建立“够好”的理念,努力形成温暖的师幼同伴关系,快乐的家园社院协同,筹备紫荆二十年园庆。

2.创建目标:以现代化幼儿园和省一幼儿园的建设标准,持续推进集团内各园区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查漏补缺,寻找适当的契机,通过特色项目创建、青年文明先锋号创建、党工团创新项目创建、家园社院共富项目创建等,提高办园品质。

3.师训目标:关注“蒲公英责任区”行政管理实践引领,组团课题研究、跟进现场指导,培养带动成长的管理者;关注“紫荆花核心组”三长队伍,年级组长师德行为督导力、教研组长日常质量评估力、科研组长课题实施指导力;关注“野蔷薇工作室”园级名师的专业创新,;关注“新苗杯培育季”新手教师的专业启航。

4.拓新目标:继续以西湖区保育教育质量提升领衔园(教育过程:家园共育)为重点项目,积极支持全生长理念下家园社区协同共育的机制创新,形成协同共育的特色课程,申报更高层次的课题。

三、工作举措

(一)党工团盟中心

1.成立“共赴共富”党员先锋组。深入贯彻二十大会议精神、开展主题教育,进一步做好与社区的党建共建规划,将社区党团志愿者、微心愿服务、早教站点指导服务、以节日为载体的社区合作课程等项目,进一步研究幼儿园、家庭、社区、学院“全成长”支持系统的共富圈创新实践。

2.营造“共建共享”情绪价值园。本着“快乐紫荆家”的概念打造,重视职工身心理健康,通过章程修订、制度融合、考核调整、“金点子”评审,实行民主管理、依法建设校园;通过暖心的“工会小家”、“暖心送达”、“暖心活动”、“暖心谈话”等举措,重点关注退休职工的送温暖、新入职职工的认同感培养,强调每一个人在园所内的情绪价值、个人贡献。

3.争创“共绘共行”文明先锋号。完成市区两级团支部“共绘七色花”课题,争创市级青年文明先锋号,扎实走好青年团员的政治学习、志愿者实践、岗位练兵,团支部推优等工作,关注青年人才的思想,进行业务岗位锤炼,做好梯度人才培养。

(二)行政办公中心

1.优化“凝心聚力”管理制度。进行紫荆花路园区的制度与紫荆集团的融合,优化修订和调整教职工的考核制度,建立以师德为先,业务为重、导向常态化工作下的质量标准评估细则。

2.优化“轻负高质”工作系统。重点编织好集团管理线和园区管理点的管理网络,强调工作上情下达时的顺畅、做细工作谋划、精简各类会议、减少无效笔头、提升现代技术支持集团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效能。

3.优化“守正创新”教工团队。做好集团内交流、岗位应聘、合同考试、保育师育婴师考证,守好师德的底线,抬高业务的上限,既守住专业的正道,也要敢于思变创新,树立紫荆人抱团成长的精神风貌。

(三)儿童成长中心

1.研究有浸润课程实施操作强调微戏剧游戏是儿童文化生活、也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从育人核心素养目标出发,落实教育部《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继续探究紫荆园区音乐微戏剧、高教新村园区生活微戏剧、西溪园区自然微戏剧的实施落地的操作路径,通过课程实施核心小组,从环境支持、主题融合、项目生成、生活渗透、节日编织等五条路径,进行统整性设计,创新性实施,以“浸润”为作为紫荆微戏剧游戏课程实施工作的目标和操作路径。

2.研究有质量活动组织样态始终以儿童为中心,研究儿童学习的特点,把握发展的脉搏,发现和支持儿童的学习,以西湖区发现童年的意义,“生态化考核”高质目标为导引,组成课程实施督导小组,从园长、园区负责人、教科研负责人、年级、师培组长、后勤相关人员等共同研究学习样态和活动安排,通过“邀约亮彩活动”、“跟进困难环节”指导等方式,做到月月有评估、班班有跟进。灵活组织研修方式,注重问题发现,提升研修质量。

3.研究有温情”托育教育体系深入研究“托幼一体化”,主要做好两件工作,一是请进来,依托合作发展校、引进专家团队,跟进托育指导,有条件扩大托育学位,灵活办班,进一步满足幼儿园高质量托育的需求;二是走出去,依托社区早教服务站、派驻党团员先锋,支持社区托育服务,专业普及托育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参与度。

4.研究有细节”特需儿童指导建设合格资源教室,排摸需求,建立档案,健全特需儿童个辅指导的日常管理,继续跟进“1+4”(一个孩子+一个家长+一个班主任+一个管理人员+一个专家),有细节的个辅方案,实施过程性的教育,记录细节个案追踪,反馈家园配合进度。

(四)教师发展中心

1. 提升“微戏剧”课程实施能力。以“微戏剧”游戏课程戏融生活的研究点出发,结合园区文化特质、挖掘周边资源,通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现状调研,基于实际问题,提出园本研修方案主题、戏剧素养专项培训、支持戏剧元素的环境评比等,通过培训支持到课程实施能力的发展。

2. 磨炼“会支持”教育指导能力。强调教师、保育老师要与孩子一起共同美好生活。通过园本研修板块设计、培训项目、联动工作室、指导手册和操作视频、现场研修指导等多样化的方式,重点跟进并指导教师在观察、倾听的基础上,培养“会支持”的教育指导能力。    

3.建设“全生长”协同育人机制。深入家园社院协同育人的机制建设。进一步发挥西湖区“家园合作示范园”的作用,继续开展“父母工作坊”、试行“祖辈工作坊”、优化家长学校的组织方式、提升家委会的资源整合,注重家长对课程理念的理解、态度的支持、活动的体验和评价的参与,把家长工作做在需求上,规整到协同育人的体系中来;进一步规范和结对园的协作,丰富合作形式,注重实效性,实现共同发展;进一步拓展与社区的协作机制,将“一老一小”志愿服务、“一园一特色”社区资源教育,统整到幼儿园的党建工作、课程建设等中心工作中来。与浙江大学、杭师大、杭幼师、杭科院、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等合作发展院校的合作关系,将专家资源、活动载体、人员调配、特色项目等结合起来,推动教育共富理念在园所实践的落地。

(五)后勤保障中心

1.提升有品质园所硬件条件盘点文化建设、硬件提升、课程支持、重点项目等需求,重点升级紫荆园区的园所文化、走廊卫生间维修改造、高教新村园区的楼顶运动项目、紫荆花路园区室外游戏区、卫生间维修改造、西溪中庭西溪文化游戏区和楼顶运动场的改造等项目,让硬件环境显品质。

2.普及有预见”安全管理能力结合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加强教职工在各岗位上的安全责任意识,培养一定的预见性,每个人积极思考“我的岗位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我可以怎么防范的具体措施”。加强过程性的检查、通过安全事故分析会、亮眼睛行动、法律法规学习以及工作视频回顾检查考核等方式,普及全园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安全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

4.规范“计划”财务执行能力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提升工作效率;加强部门管理人员对经费整体盘算和规划使用的意识,提升经费使用的计划性,确保月执行率;加强对教职工对财务制度的培训和学习,提高经费合理开支、正确财务流程报销等方面的执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