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之江实验中学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安全管理

杭州市之江实验中学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1-11   阅读:106

为维护我校安全稳定,确保学校发生舆情安全问题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根据中小学安全相关条例及教育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内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第一时间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做到第一时间监测、收集、研判舆情发展走向,及时上报舆情动态,为应急处置提供第一手资料;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准确信息并慎报原因,情况较为复杂的舆情信息,在事态尚未清楚、但可能引起公众评议猜测或随意解读时,根据具体调查情况,再作后续详细发布,牢牢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事件处理的舆论主导权。

(二)全局利益原则。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负面舆情信息时,坚持以维护学校形象和社会大局稳定为目标,把师生利益、大局利益始终放在优先位置。

(三)口径一致原则。在对外信息发布中,做到步调统一、口径一致、权威发布,避免说法不一、自相矛盾,造成于己不利的后果。

(四)疏堵结合原则。注意把握对外信息发布的分寸和节奏,尊重事实,循序渐进,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正确引导和利用网络传媒,在公开透明发布信息的同时,及时删除各类可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谣传信息。   

(五)协作协调原则。充分发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团队协作、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舆情应急处置小组与工作责任

  : 陈竹根(全面负责统筹协调管理校园网络安全工作)

副组长: 庞宇中(具体负责各校园安全监控、统筹监管工作、负责统一口径对外发布信息)

  : 李健平、刘克臣、陆偲佳、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安保干部(具体负责落实各部门校园安全工作)

三、信息分析、安全预警、快速反应机制

1、对每月收集的舆情信息及时分析,抓住苗头,找准问题。对一些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潜在性、苗头性信息一经发现,及时进行分析,及时采取对策。

2、安排专人负责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建立舆情信息档案。定期通过会议的方式对不同时期的舆情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对同一事物,不同人员所产生的不同利益群体,他们的思想反映会各有不同,必须区分对待。不仅要分析师生意愿表达的方式、方法,更要分析师生这种意愿所包涵的内在政治倾向。

3、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问题,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科学的解决方法。

4、根据掌握的各种情况和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舆论,化解矛盾,消除危机。一是要快速反应。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潜在性、苗头性信息一经发现,学校应在第一时间进入应对状态,避免势态扩大。二是要统一指挥。在学校网络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由舆情信息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组织协调和分工负责,确保处置和应对工作有理、有序。

5、对于舆情信息中反映的问题,涉及的部门要实事求是地开展调查、处理,做到不回避、不护短、不掩盖。确因条件限制无法马上解决或根本解决的,要耐心说明原因,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对于个别失实或夸大的报道,也要以积极的姿态,做好沟通交流工作。

 

四、排查化解机制

1. 从事故发生到处理事件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持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解释此次事故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处理过程。领导小组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舆情安全防御、处理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应急任务。

2. 发现学校出现舆情恶意攻击,立刻确定该攻击来自校内还是校外;受攻击的内容有哪些;影响范围有多大,并迅速推断出此次攻击的最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切断校园,网的服务器及公网的网络连接,以保护重要数据及信息。

3. 确保校园信息安全为首要任务,迅速发出紧急警报,所有相关成员集中进行事故分析,确定处理方案。

4. 从事故发生到处理的整个过程,必须及时向领导小组组长及相关职能部门汇报,听从安排,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5. 事后迅速查清事件发生原因,查明责任人,并报领导小组根据责任情况进行处理。

6 .在应急行动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的落实。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7. 针对此次事故,进一步确定相关安全措施、总结经验,加强防范。

 

 

                                               杭州市之江实验中学

                                                2021826

 


 


    杭州市之江实验中学校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杭州市之江实验中学”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市之江实验中学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杭州市之江实验中学校园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杭州市之江实验中学校园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市之江实验中学校园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市之江实验中学校园网联系。
    联系电话:0571-8118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