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青年教师展风采 为提高青年教师业务能力,使青年教师在交流中得到共同成长,5月11日,我校特举行青年教师沙龙式分享交流会。会议由教学处副主任翟海燕老师主持,王晓婷副校长参加会议。交流会分为两个环节,分别是班主任的德育细节管理经验分享和小组沙龙讨论。 第一环节 班主任分享 袁梦婷老师以“我们的成长之路”为主题,讲述了班里一位男生的成长故事,分享了自己第一次做班主任的育人之路。袁老师认为“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情感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好的老师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做到正视学生的多样性,因材施教。 叶雅雯老师以“在‘失败’中开出灿烂之花”为标题,动情地分享了班里近期的篮球赛故事,以及以篮球赛的失败为契机召开的主题班会。叶老师提到:教育是慢艺术,要有信念有策略。作为老师,需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善于倾听;面对失败,需要将之作为成长过程中的常客,汲取经验;对待教育,需要抓住实践过后的关键期,及时跟进。 随后,王晓婷副校长针对两位青年班主任的发言进行了精心点评和指导。首先,她对两位老师的发言给予了充分肯定。两位老师情真意切,案例详实,很好地做到了以生为本、以人为本,抓住了教育真谛。其后她提出“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才是问题”,青年教师要多关注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促进专业的精深发展。 第二环节 主题沙龙 所有青年老师分为五个小组,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行了热烈的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各个小组推举出一个代表,展示本小组的研讨成果。 第一小组认为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从四个关键词入手:一、习惯培养,包括上课纪律、课堂笔记和作业规范;二、纠错方式,利用错题,改换形式,二度命制试卷加以巩固;三、作业新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四、教育闭环,老师要做到言出必行,及时进行反馈。 第二小组分别从学生篇、教师篇和家长篇来进行阐述。他们认为,对待学生,在情感层面,对于原则性问题,要严格要求学生,对于生活与学习,要发自内心关爱学生;在方法层面,采取分层指导、师徒结对等途径进行针对性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三小组认为教育路上,要“不负热爱,智慧前行”,既要讲究课堂策略,善于利用小组合作、互相PK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要发挥榜样学生的示范带头作用。 第四小组从学情分析出发,认为可以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角度采取措施。课前根据课标、学情和作业三定重难点,课堂上利用年轻活力优势,拉近师生距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课后落实面订面辅,注重基础落实以及能力培养。 第五小组则针对课后,从老师、学生和家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他们认为,老师应重视课后反思,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思路,应在课后通过布置打卡任务、作业本激励性评语等间接或直接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老师也应就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形成良好的家校合力。 活动最后,翟老师提要钩玄,进行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了我校青年教师近期在教科研立项和精品课程所取得的优秀成绩,赞扬了我校青年教师的辛勤和斗志。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发展的关键力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本次交流研讨活动为我校青年教师的互动分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是我校校本研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这次契机,所有青年教师能够吸取多方经验,致力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为之江学子的成长成才提供坚实的保障。 文编:章 哲 美编:陈 诺 审核:翟海燕
学习共享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