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方能开创未来

作者: 来源:杭州市紫荆花学校 日期:2021-11-02

W020211022528556381213.jpg

“为什么我们从前是顶强的一个国家,现在变成这个地步呢?”满目疮痍的旧中国,让孙中山先生发出了这样的追问。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以史为鉴,坚持党的领导。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调动党内党外的力量,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现阶段,面对国外疫情局势,党中央再次调整部署,确定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策略。继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这些决策巩固了国内疫情防控的成效,也为社会生活的正常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坚持党的领导,是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最宝贵经验总结,是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最深刻历史启示,是新征程上必须牢牢把握的最基本方略。

以史为鉴,坚定正确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人接过辛亥先驱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旗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将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理想与推进现代化事业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引领中国这艘现代化巨轮破浪前行。100年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人在先进理论指导下首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带领人民用28年时间彻底改变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命运,彻底扫清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内忧外患,求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而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艰辛探索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当代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取得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实现经济从贫困落后到总量跃至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以史为鉴,坚执勠力奋斗。“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鸦片战争打破“天朝上国”的自大迷梦,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改变中国命运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和牺牲。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从此中国进入了主权在民的时代,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纪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张桂梅同志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希望。一段段鲜活感人的事迹激励着我们在新的征程上,坚执勠力奋斗,保持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坚决战胜任何有可能阻碍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重大风险挑战,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以史为鉴,坚固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今,共经历了五次统一战线。新时代的统一战线思想充分继承和发扬了以往统一战线的思想与历史经验,且契合新时代的发展潮流,是党和国家承担起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任务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重要指导思想。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固统一战线,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襄民族复兴伟业的生动局面。

以史为鉴,坚守和平发展。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占过别国的一寸土地。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可以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