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秋风送爽迎好课 笑语欢声话团辅——记西湖高级中学、留下小学、浙工大附实三校联合开展心理C证培训
【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10-29 08:42:44 】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在秋意正浓的十月我们迎来了本学期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书(C证)培训班的第三次培训。微凉的秋风吹不散我们的热情,在培训前,来自西湖高级中学、浙江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以及留下小学三所学校的老师们就已经在我校五楼教师会议室全员就位;微凉的秋风更是为我们吹来了一位气质出众、美丽动人的女老师——萧山区教研室负责心理健康的陶青老师。


 


陶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心理团辅课的设计与实践”,并独具匠心地为这堂课取了个极其浪漫的名字——“握一把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培训伊始,陶老师以一个电话为引,引起了全场老师的强烈关注。原来,今年暑假她接到了来自省教育厅的一个电话,说今年萧山区有两个老师非正常死亡,这一数据令人揪心,也让我们意识到,不仅是学生,我们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现状同样值得关注。由此陶老师引出了今天讲座的第一点: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包括适应良好、没有困扰和强复原力三点。“适应良好”首先要求我们要适应教师的职业特点,适应和学生的人际交往;其次不同年段的老师要适应不同的学情,从而制定不同的职业规划。“没有困扰”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大,或多或少都会有恐惧、焦虑、强迫、抑郁等倾向,作为教师首先必须了解这些心理障碍,并且要帮助学生面对并克服这种种障碍。最后,要拥有强复原力,必须具备自信、积极认知、自我调节和社会支持四个方面的心理条件,只有做到这四点,我们才能强大自己的内心,从而做一名心理健康的人民教师。

紧接着,陶老师就以三个方面为例,具体介绍了今天讲座的重点——班级心理团辅课的设计与实施。

1.性骚扰问题

作为一个无法避免的校园问题,性骚扰一直是亟待解决的一个话题,就此,陶老师就为我们分享了萧山区教育系统开展的一次有关自我保护教育的心理活动“不做沉默羔羊”。这次心理活动直观简单地让每个孩子了解了性骚扰及其危害,并结合具体案例让孩子们掌握了如何有效避免和应对性骚扰的方法。此外,陶老师还援引了台湾作家刘墉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当你遭遇大灰狼》,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观点——“当生命和清白遭遇两难时,一定要记得,生命最重要”。

2.校园霸凌

“中关村二小事件”不知你是否听过?这一发生在2016年12月的校园霸凌事件当时在社会掀起了轩然大波,两个四年级的孩子把厕所的垃圾桶扣在另一同学头上,导致其失眠、抑郁,受害学生家长痛心疾首地发表了一篇微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文章一发立刻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最后我国终于出台了第一部针对校园霸凌的法律法规。

3.愤怒控制

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和控制愤怒,陶老师为我们绘声绘色地讲解了一堂名为《不做小火山》的团辅课,该课以火山喷发视频做导入,并用学生录制的视频让我们直观地感受了愤怒情绪传染,即所谓的“踢猫效应”。紧接着巧妙设计了画火山、写火山、谈火山等环节让孩子们亲身实践了“火山喷发”的过程,并就“控制愤怒”这一话题畅所欲言。

最后,陶老师提出了心理辅导课和其他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价值中立”,并送给在场的所有老师一句寄语“要改变我们的情绪,就改变我们的想法!”这堂精彩纷呈、干货满满的讲座最终在全场学员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握一把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撷一串收获健康快乐的硕果!

 

文字:金诗琪

图片:尹翠玉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