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本着“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今年,学校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之下,全面提升课内和课外学习相辅的教育品质;培养学科素养和特长技能共生长的教师队伍;创新劳动教育和校本特色相融合的德育活动。全力打造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学校优质的民办教育品牌。
主要成绩
(一)重点工作
1.夯实党建 服务大局
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围绕“深度学习”“新校区物质文化建设”“学校发展之我见”等内容积极开展学习。选拔干部任人唯贤,暑假开展中层干部竞聘活动,35周岁以下中层干部占比81.2%。党员队伍先锋示范,围绕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开党课、学党课,围绕以“芯”换心,四心示范之党建特色,培树党员先锋,党员真正成为了教育岗位上的一面旗帜,学校科研论文获奖教师72%为党员教师,学科带头人及区市秀教师70%为党员教师。
2.落实双减 优化课程
学校深入贯彻双减精神,全新升级了课后晚托,提升了基础性晚托“1”的管理质量、优化了特长类“X”课程的内容,围绕“秀外慧中”的特色理念,每日为学生提供六大类的“1+X”课程,平均每天27门课程,一周共135门课程,共有110多位老师参与,依托钉钉智慧化的选课系统进行志愿填报,每日为学生提供多样晚托点心,学校学后课程参与率达到95.3%。学后课程相应成果相继登上学习强国和浙江省少儿频道新闻。
(二)特色工作
(一)教育教学有实效
1.协同互补,抓细落实
为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提高课堂效率,我校和文三集团互通互享,开展四校协同教学活动。期初协同教学会议,拓宽教师的教学观。期中协同赛课、协同教研活动,改变学教方式。为夯实教学管理,学校“强”作业管理,优化制度强协作。从九月份开始,我校实施“35+15”模式,即35分钟的上课时间,15分钟的课间休息,推进“减作业、增睡眠、减补习、增运动、减刷题、增实践”的“三减三增”行动,确保作业减负不减质。倡导日常书面家庭作业布置控时长的“短作业”,推行“免作业单”;周末或节假日,设计实践性“长作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科研工作 成果喜人
学校对科研工作方面加大了管理和实施的力度,激发了育才教师的研究热情。在课题方面,吴平老师省级立项,张丽敏、沈嘉老师市级立项,学校区级立项率达91.7%,校级立项人人参与;在论文方面,区专题论文获奖10人次,获奖率83.3%,倪勤、吴平、陈婧老师获区一等奖;在成果方面,区科研成果获奖7人次,倪勤、张丽敏、季安利老师获区一等奖,季安利老师获市科研成果一等奖。
3.研究培训 扎实推进
学校开展常态“作业管理”系列研修,大力融合教育科研师训系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借助“育才研修院”,搭建校级工作室,通过“育英、育优、育秀”三支队伍的阶梯培养模式,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骨干教师引领方面,倪勤、张丽敏、王琪、汤佳绮、吴平老师成为区项目制首席教师,沈嘉、季安利老师获杭州市教坛新秀,潘青琴老师获区教坛新秀,一级教师通过率85.7%。英语组获杭州市“青年文明号”。学校荣获2021年度浙江省教师发展学校优秀级学校。
(二)学生成长有增量
1.培育德育特色 传承红色基因
学校积极创新以“秀外慧中”为特色的校园德育活动和少先队红领巾“特色章”奖章体系,将活动与评价有机结合,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多样化成长搭建平台。通过“红色”主题活动及特色劳动教育的开展与浸润,培育“秀外慧中”好少年。学校有五位队员荣获杭州市“火炬金奖”,一位队员被评为杭州市优秀少先队员和杭州市“美德少年”。
2.重视五育并举 搭建成长舞台
育外的孩子基础扎实,善用双语。学校举办“阅读节”,读好书、好读书蔚然成风,学生们能言善道,能说会写。在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乐用英语交流、书写。学校自编、自导、自拍的英语课本剧获得西湖区一等奖、杭州市一等奖。育外的孩子多才多艺,自信阳光。学校有啦啦操、集体舞、合唱、民乐、爵士舞、拉丁舞、定格动画、水墨丹青、儿童工艺等多种社团,今年,荣获了西湖区集体舞比赛,啦啦操比赛两个一等奖。在参加省市区各项体育类比赛中,我校收获了六个集体项目的奖项、一百多个学生个人项目的奖项。我校足球代表队在西湖区六十多支小学代表队中比赛成绩名列前茅:男子甲组获得二等奖、乙组、丙组获得三等奖。育外的孩子乐于探究 智慧灵动。学校设置了丰富的科技类课程,学生们可以选择3D打印、机器人、编程、无人机、电子百拼、车模、空模等课程,今年,我校学生在市、区各级科技信息类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总计24人次,二等奖31人次,三等奖33人次,学校荣获西湖区中小学科技节“飞跃奖”。
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多次被“凤凰网”、“19楼”、“爱协作的狮子”、“蓝媒热搜”、“西湖教育”等线上平台宣传报道。
(三)管理工作有成效
1.智慧管理 重抓落实
学校发挥智慧校园的优势,开展智慧班级评价智慧校园申报等项目。通过钉钉,不断优化、简化申报流程。实行点面结合的校区融合管理方式,推进新校区“智慧校园的建设”。在成为数据驱动种子学校后我校积极开展研究,相关课题《融合·赋能·重塑:数据支撑下青年教师精准研训路径的探索与研究》分别获省师训和市科研立项。
2.健康防疫 家校协同
学校利用钉钉平台每日健康打卡申报,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每日规范开放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多名专家对学生、家长以及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2021年,第一针接种率超过95%。
二、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教学质量有待提升。教科研训一体化还不够,年级均衡有待提高。教学研究有待落地。要做更接地气,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研究,从而促进教育发展。学生评价有待优化。围绕五好少年,五育并举等举措,优化学生评价方式并与各项活动相结合。
智慧校园有待升级。运用智慧大脑优化、简化学校的细节管理,完善学生打卡、日常检查甚至能耗节约、粮食浪费、垃圾分类等问题,通过系列数据的采集,优化管理,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将充分发挥民办教育优势,持守“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全面深化基于We Show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秀外慧中”特色德育活动,把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学校建设成为省内知名、社会向往、学生喜欢、人民满意的学校,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选择性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