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提升的课堂深度学习
----
作者:    录入人:    录入时间:2024-01-02    点击数:12
    

基于思维提升的课堂深度学习

 

2023.7.8日,杭州市育才实验学校召开课题组长会议,开展了有关“基于思维提升的课堂深度学习”的课题沙龙。

首先开场的是沈嘉老师。沈老师为我们展现了这两个学期一些老师的科研成果,他说百分之60来自于90后,由此可见,后浪可期。最后从“后浪”的话中引到这个暑假我们需要写的论文。也告诉了我们,科研对于老师来说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乘风破浪吧!关于道德与法制学科,沈老师说到“深度学习”,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交往技能的认知策略;与此对应的浅层学习(包括:机械记忆,浅层对话,形式表演)。他说道德与法制学科强调的是“知行合一”。于是创造性的说出了一个“我是一张纸”的概念,生活处处都要用到纸。举例了油纸伞,无论多少水倒在身上,都不会湿;第二个是鸡蛋托,纸变成这种形状,鸡蛋就不太容易磕破了。从这样用心特别的设计一堂课,使这节课的质量更高了。这样学生才能有一堂高价值,深体验,真思考的课。最后他总结到 有深度,有效度,有高度,有真度,有广度。

2.科学

然后讲话的是科学徐老师。她提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她举例到小苏打的实验,首先是思维热身场,从教学设计本来需要加入3平勺小苏打,变成分成三步分别一次一勺加;然后是思维实验营,推测混合后杯子中留下的可能是什么物质?这样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是思维实践营,需要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为了证明自己的推测,在实践中找证据,最后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最后是思维拓展地,在实验中产生的气泡可能是什么物质,有没有同样的气体也具备这样的特点?其实推理实践活动跟注重学生的思维逻辑。最后她总结到:新课程提倡科学实践,要实现引领学生亲历科学实践的目标,在不断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

3.音乐

接下来是音乐组的陈老师,她首先说了思维提升和深度学习的概念,并说到西湖区音乐教研员现在所倡导的“四感三层”。其中四感是指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和音色感;三层是指感官层次,表达层次和纯音乐层次。她并提到我校音乐组在音乐研究上获得的成就。 由此举例了音乐组组长王慧琴老师的一堂区优质课,从四感三层中的节奏感入手,从模仿-发现-创造,思维能力螺旋式提升,让学生的音乐认知和演奏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陈老师还说,在教学的过程她也有很多反思,其中得出了5条结论。关注音乐内涵,鼓励学生思考,把控教学时效,关注难点细节,控制环节节奏。

4.体育

然后是体育项老师,他说,体育课程是基于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综合性四个方面。他觉得教师不应该只关注成绩,更应该关注动作的衔接,技能发展的渐进性和持续性。不仅如此,还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方式。他还说到基于国家对于体育锻炼的相关要求,我校体育组提出了简化方式,趣化形式的模式。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更重过程的体验。比如一绳多跳,可以分为开合跳,并脚左右跳,屈脚跳等。不仅是这样,他还创新了不一样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最后他还说,希望能够把这些实践写成一篇完整的论文,再继续创新方式。

5.美术

美术吴老师提出了美术的四个学习领域:有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她说课堂需要与生活相贴近,从感悟到让学生表达,例如在母亲节制作一张旗袍的感谢卡给母亲。不仅如此,美术的创作要与情感相结合,从会画(关注物)到会表达(关注自我),在一趟课的设计中,首先基于情感,对福字进行常规装饰,引发学生思考,当下的情感引发学生怎么样去设计这个福字。吴老师还说到,美术升华要与社会相紧密,传承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提到杭州雕版印刷的工艺人-黄小建老师,并在课堂上让老师与孩子们视频连线,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传承的含义。她认为,我们培养的孩子并非都会在专业的艺术道路上发展,与其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教授他们技能,不如将美术作为一种手段和方式,使学生能通过美术来自我认知,自我表达,也可与通过美术来了解他人,理解历史,传承文化,收获一颗,柔软而文艺的心。

6.语文

然后是语文组的林老师,她首先提出陈先云老师说的学生要注重语言的表达,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加关注表达,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首先引出了理解教材,明确习作目标。让学生们能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并提出1-6年级,写作以记实文为主,想象文集中在中低端,实用性问题在中高段比例会上升。林老师提出了6个问题,为什么要写?写给谁看?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判断写的好不好?从这六个问题她提到,教师只要仔细阅读习作这个文本,就能清楚知道习作应该要教什么,不需要自己挖空心思去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第二是构建支架,展开学习的过程。教师要用好习作教材,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支架,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在已有的基础上有发展。不仅是这样,课文也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支架,教师要加强单元整合,落实课程目标,可以根据单元习作要求,有意识地渗透表达方法,在习作指导时重视让学生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法。最后是修改分享,突出读者意识。让学生能够修改自己的习作,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

7.数学

然后是数学组韩赫老师,她首先展现了数学组获奖的教学案例。云课堂的过程中,从趣度,深度,效度三个维度开展了“可视化思维”教学的案例研究。学生能够依托“数学生活小文”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方略研究。她还提出了“3L一体模式”:轻负高质下小学数学中高段单元卷命题新范式的实践研究。“3L一体模式”是指中高段单元命题中,对命题内容的提“炼”,命题来源的勾“联”,命题评价的相“连”,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成一体。她觉得学生的习惯要从现在开始,仔细倾听,积极表达,大胆提问以及合作交流。并能使学生能够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8.英语

陈莉莉老师首先提出了深度学习以及4ic思维”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词汇,听说,阅读,绘本教学中培养4ic思维能力的实践。并举例了我校几名英语老师的优秀课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异同。提出我校英语组正在致力于研究4ic思维能力的研究。她说,后期我校英语组将进行综合课程的尝试。例如“项目学习”,“steam学习”(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客学习”还为我们展示了飞机场案例,可以发现通过一趟课能够涉及到各个学科。她问4c能力是什么?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所以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更要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最后倪校总结,作为育才的一名教师,我们都应该对课程进行深度学习。并进行了小组讨论。从小组讨论最后回到我们的主题-基于思维提升的深度学习,我们可以知道,这两者是相互提升,相互交融的。她还提到华东师范大学崔教授说的“我们认为,如果学生没有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就没有发生;如果合作学习时自说自话,合作学习就没有发生;如果展示发表时缺少倾听,真实学习就没有发生。那现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呢?首先学生容易虚假地学,肤浅地学,零碎地学。倪校还说,深度学习有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联想与结构,二是活动与体验,三是本质与变式,四是迁移与应用,五是价值与评价。所以深度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所以倪校提出了三个目标:1.构建深度学习的课堂新导向,2.提炼深度学习的课堂新策略,3.形成深度学习的课堂新评估。在最后,倪校还推荐了所有老师一本名叫《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的书。于是,“基于思维提升的课堂深度学习”沙龙也就到这里结束了

 


上一篇:务本求实,小“题”大做
下一篇:以评促教,让学生成长可见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