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育才实验学校 2024年度工作计划
----
作者:    录入人:    录入时间:2024-11-11    点击数:12
    

杭州市育才实验学校

2024年度工作计划

     

  1. 指导思想

弘扬育才精神,打造“和谐、求真、多元、个性”的校园文化;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和谐教职工队伍;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落实个性教育,强化体育教育,深化健康理念与行动,创新劳动实践教育课程和劳动教育载体;创新管理模式,推进互联网+教育,全面打造智慧校园;充分发挥民办教育优势,坚持个性化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秀外慧中”的育才好少年,把育才建设成为省内知名、社会向往、学生喜欢的学校。

二、工作目标

1.坚持先进思想引领,凝练育才校园文化

2.强化多支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3.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成全学生个性发展

4.推进互联网+教育,着力建设智慧校园

5.深化教育交流合作,凸显民办教育特色

三、工作举措

(一)凝练育才文化 强化队伍建设

1.凝练育才文化 不忘育人初心

开展“最美育才十大人物”评选,挖掘典型,表彰先进。加强党员先锋示范力,完善党员先锋指数评定办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宣传力度,办好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学校正能量。落实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教师会学习制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支持团支部、少先队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继续开展文明和谐班组建设活动,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2.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学校品质

1管理队伍建设加强中层干部的培养,推进中层干部民主评议制度。切实发挥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教研体系,抓好三长队伍的建设,加强组内研究及校际互学,发挥四校联合的综合类大教研组的优势。让教研活动成为学科学教方式变革、教学质量提升、师资梯队成长主阵地。加强教学质量监管,形成有效的质量动态管理机制

2教师队伍建设

拓展教师发展空间。学校基于省级师训课题“聚焦·重塑·赋能:基于“数据驱动”的精准研修实践研究”。以智慧大脑与新型教室为载体,深化“智慧团”研究小组活动,推动青年教师为技术改革的先锋力量,以质的形式展示新一轮校本研修成果。推进“育才研修院”建设,满足人才培养梯度建设需求,以点带面,优化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团队合作能力。扎实开展新一轮科研工作,落实课题过程管理,加大科研考核力度。

  1. 其他队伍建设

家长队伍建设。加强对家委会的指导,发挥家委会对家长的正面引导作用。做好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站工作,营造良好家校关系和共同育人氛围。建设好家长学校,探索建立家长学校学习积分制度。做好家访工作,新接班老师要对学生全员家访;开展家长开放日、新生体验日活动。每年度表彰一批“育才好家长”,肯定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教辅团队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开展技能比武,落实“五常法”管理;建设好卫生站(保健室),做好师生常规预防保健工作。


(二)推进课程改革 深度内涵发展

1.坚持全面育人 落实五育并举

整体架构评价机制,促进行为习惯养成,提升个体核心素养。结合我校“秀外慧中”四大主题活动,围绕五育并举理念,探索综合评估素养的评价体系,以全面性、发展性、多元性、分项性为原则对学生进行全人、全科、全过程的评价。

继续开展“秀外慧中”主题活动,与学科节、红领巾“特色章”争章、动感中队创建等活动相融合将“五好学生”评价体系充分与争章机制相结合,一以贯之地做好“优秀少先队员”和“红领巾奖章一星章”队员的评价。继续做好“秀外慧中”主题物质文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融合主题节日活动,打造学科文化特色墙。以劳动教育为核心,常态化做好“垃圾分类”、“厕所革命”、“洁美教室”等美丽校园建设。

做好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工作,力争球队水平在区内名列前列。开展好艺术教育工作,重视课堂艺术教育的普及率,建立校内艺术监测体系。开展好科技、信息技术劳动创新教育,打造学科创新实验室,建立科技、信息创客工作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参加省市级高层比赛

  1. 推进课程改革 研发特色课程

结合本校实际,加强课时安排的灵活性,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尝试长短课时。继续开发以“秀外慧中”为内核的拓展性课程we show课程以及学后课程,突出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系统性和选择性。推进课程评价改革,推广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以PASS护照“秀秀章”,“慧慧章”“忠中章”和“动动章”为载体,构建学校德育评价与课程评价一体化。

3.优化学评方式 探索减负提质

用好新校区专业智慧教室,推进教学“数智”化。研究多样化监测形式。不断创新和完善学科监测体系。不断改进低段的游考方式,体现学科融合。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趣作业研究,改善作业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性,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4.关注健康成长 形成家校合力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放“阳光小屋”,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建立特殊学生档案。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培养3-4心理健康B教师。以“浙江省数字家长学校”为切入点,继续做好家长开放日,规范家委会机制持续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学习活动,形成家校合力。开展家访活动,有准备、有记录、有跟踪。用好“家校共育成长册”,关注学生动态、家长学习、家校沟通真正做到三力合一,协同共生


(三)推进智慧校园与学校品牌建设

1.推进智慧校建设

推进信息化工具和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拓展教与学空间,优化教与学过程,实现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的精准化,促进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加强学生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以省智慧校园标准打造新校区,以健康大脑为重点,采集学生运动、营养、学习时长等健康数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推进品牌辐射力

大力推进国际理解教育,优化国际理解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凸显外语学校特色,营造浓厚的外语学习氛围。进一步完善英语特色课程,开好英语课程的“主餐”、构建基于个性化教育的“配餐”和研究基于拓展型课程走班的“加餐”。大力推进学校精品课程,如国际理解课程、国际象棋、足球、跆拳道课程等,并积极承办区域活动,提升学校品牌项目的内涵和影响力,同时继续打磨精品课程,推进学校品牌建设。


下一篇: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学校2022年工作计划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