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写话启蒙阶段兴趣维持二法
发布时间:2019-11-15   作者:

低段的“写话”,目的是降低小学阶段写作的难度,为点燃学生写作的热情而进行更好地准备,最终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做到“我手写我口”。鉴于此,在低年级“写话”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维持学生写话的基础兴趣,才能循序渐进,切实抓好习作基本功的训练。 如何维持学生的写话兴趣呢?笔者提出,以下两点是最基本的。

一、降低写话要求,让学生可以“摘到葡萄”

写话都有一个连句成段,由简到繁的过程。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决定了写话必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客观规律。每个班级里的每个孩子自然就存在着差异,有些能干的小朋友刚起步的时候,就能完整写话,还能用上好词好句了。接受力强的学生也能跟着教师的步伐逐步把句子写通顺,并把几种句式连接起来,进行“连句成段”的练习了;能力较弱的学生,如果又是零起点的话,写话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笔者认为,写话的启蒙阶段,教师要把握写话的要求,适当降低写话的要求,定准每一次写话的要求,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完成这个任务,不要让要求变得太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摘到”葡萄,能力弱一些的孩子踮脚摘,能力强的孩子能多摘一些。

二、调整趣味评价,让学生可以“尝到葡萄”

写话是写作的预热,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此概念的界定意在强化这样一个理念──习作是用来表达思想与人交流的,是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一种交际工具,它不是应付老师的一个任务。 因此,写话也承载这样的功能。因此,让写话所产生的成功感,持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的大作教师可以采用“情感符号批改法”进行认真批改:画只眼睛,表示学生是火眼金睛,善于观察;画只大拇指,表示学生很能干,善于把动作描写清楚;画对翅膀,表示学生很会联想,拥有丰富的想象力;画个问号,表示再仔细想想,可以改一改吗?画张笑脸,表示老师和学生共享了习作的快乐。用这样的情感符号去批改学生的大作,分享学生的快乐学生会乐此不彼。

精心挑选不同个性的典型语段进行展示与评议: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再说一说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小作者们喜滋滋地在大家的赞美声中,享受着冠名“小作家”带来的快乐感觉。写得不是很理想,但局部却写得很精彩,教师就对该精彩部分放大处理:让小作者上台大声读一读,享受那份光荣与自豪。

写话启蒙中兴趣的维持需要老师做很多功课,以上只是比较基础的两条。只有维持了兴趣,那么才能促进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说出孩子的话,学会规范表达,从而真正地展现一个原生态的自我

 


免责声明
杭州市行知小学校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杭州市行知小学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市行知小学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杭州市行知小学校园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杭州市行知小学校园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市行知小学校园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市行知小学校园网联系。